亲,欢迎光临泡书吧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没一会儿,在薄珏和孙元化的带领下,山河书院的人很快到来。

工部和山河书院两拨人加起来得六七十人,工作室根本塞不下。

就是把工作台搬出去了,也就是能容纳三十多人。

吴淳夫只好将一半工部官员先请出去,众人无奈,只得惋惜地离开。

人都到了,朱由校自然没有继续四仰八叉地躺在椅子上。

而是站在了墙板前,旁边小桌案上放了一摞草图,大家以墙板为中心拥挤地围成了一个半圈,冯三鼎和陆霏儿等小青年则是在最前方,有蹲着也有坐着的。

一群不分老少极度渴求新知识的人,就这么组成了一个小课堂。

即使接踵摩肩,也没有一个人嫌拥挤,刚进入工作室的人,个个都被墙板上的草图给吸引住了,还不停小声议论着。

尤其是冯三鼎看到固定翼飞机的时候,眼睛就一直没再离开过。

朱由校看到众人的状态,感到满意的同时,心中也是颇为感慨。

眼前这几十人就是目前大明科技界最为顶尖的人才,大明今后如何发展就看他们的了。

他喝了口茶轻咳两声,站在旁边的吴淳夫当即出声主持。

“肃静!”

众人顿时停止议论,安静下来。

只见他指了指墙上和小桌案上的草图。

“诸位,这些草图都是洪武爷亲传,为了大明发展,陛下不眠不休,花费数月才画出来的!”

朱由校:咳咳...朕也就用了一个月而已,这老吴头吹得有点过了......

不过看到众人都向他投来无比崇敬的目光,突然觉得吴淳夫这么说也没什么不好。

鮥瞳嘴角不由一抽:这老吴头现在怎么也这么会捧了?不会是跟温阁老学的吧!

吴淳夫说罢带头朝朱由校躬身大拜:“陛下辛苦了!”

众人当即跟着齐齐衷心拜道:“陛下辛苦了!”

“为了我大明万世昌盛,这是朕应该做的。”朱由校朝前面的小年轻们压压手:“在这里不必如此多礼,坐坐坐。”

待他们坐下后,吴淳夫继续道:“这些都是我等从未见过的先进事物,相信了解过后定会对诸位今后的研发工作起到莫大的帮助!”

“下面,让我们热烈欢迎陛下为我们宣讲大道玄机!”

啪啪啪啪啪......

在他的带领下,工作室内顿时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而被请到外面的工部官员听到这掌声,都心痒难耐,不禁一顿抓耳挠腮。

工作室内很快安静下来,朱由校已经开讲。

众人纷纷拿出工部早已准备好带着小木板垫的笔记册和铅笔,一边认真听讲一边做笔记。

第一张固定翼飞机草图对于众人来说颇为震撼。

冯三鼎自然是提问最积极的一个。

其他人也提出了自己的想法,大家都参与讨论当中,课堂气氛异常热烈。

这是十几张草图,朱由校足足讲了十天时间。

他主要就讲了这些新事物的运行原理和研究方向,有人提问到细节,他就以洪武老祖讲太多没记住给对付过去。

大部分的时间里,还是“学生们”彼此讨论比较多。

也有人提出了与草图中截然不同的研究方向,期间也不乏有争论得面红耳赤的时候。

这时候,朱由校往往会让陆霏儿亮出她那硕大无比的肱二头肌来镇场。

通过这十天的“讲课”,朱由校也发现了一些问题。

他讲的这些新事物里,并不是所有东西都会震撼到众人。

像徐光启、王徵、薄珏、孙元化、韦金雨这样的大拿,都提出自己或者在《永乐大典》里也有与这些东西类似的设想,只是没有如此具体周到罢了。

因此,“讲课”的时候,对不同新事物的讲解也各有详略。

这期间,也让在朱由校有了许多新想法。

《永乐大典》里的知识浩如烟海,大部分人很难接触和搜寻到里面对自身研究有用的东西。

大明人才济济,眼前这些顶尖人才除了靠自身的天赋和努力参悟玄机、有所成就外,绝大多数人还是因为缺乏理论的指导,一直在走弯路,原地打圈圈。

十天课讲完,朱由校对眼前众人寄予了厚望。

“诸位都是我大明科技界的领头人,引领着我大明科技前进的方向。”

“正所谓,独行快,众行远!”

众人都神情肃穆,认真聆听着。

鮥瞳:皇爷这句讲得好!

立马拿出他的天气语录小册子,快速记下。

朱由校:“大明有你们乃是大明之幸。”

“然而,我大明疆域广阔,人口繁盛。想要实现我大明万世昌盛,仅靠我们这些人还远远不够。”

“还需要万千科技人才整体实力的不断提升,和科技知识的持续传承和创新。”

吴淳夫道:“陛下,如今我大明已有五所山河学院分校和六十多所技术学院,相信不久将会涌现出许多可用之才!”

众人闻言纷纷点头。

朱由校却轻轻摇头:“不够!”

“而且,现在这些学府教材教授的大多是技术类知识。”

他顿了顿环视众人:“术者末法也,基础理论研究才是道之根本!”

“我大明人才济济,但却最终庸庸碌碌,他们缺的不是具体技术学习,而是系统的理论指导!”

“若是他们从小就能接受系统性的理论指导,相信将来我大明会涌现出更多的高级、顶级人才。”

“其中一些人的成就,将来或媲美甚至超越你们!”

众人听他这一番阐述深以为然。

徐光启拱手道:“陛下既已想到这一层,想必定有令我大明长久昌盛之策。”

“敢请陛下开示,臣等纵然肝脑涂地,亦必助陛下成此不世之功!”

众人齐齐附和:“请陛下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