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泡书吧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召唤群雄:铁血帝王 > 第100章 官员缺口问题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还有粮草、军械方面,不能再出问题了,诸葛爱卿,工部是否还有飞舟?”

林昊询问。

“陛下,工部这边倒是还有,但是不多了,只有十艏了,还有十艏还在建造,还需要一个月左右才能完工。”

诸葛亮回忆了一下,将飞舟的情况向林昊汇报。

“既然如此,这十艏先拿出来吧,户部这边粮草情况如何?”

林昊沉思片刻,便做出了决定。

“粮草还很充足,随时都可以调用,这点陛下不用担心。”

杜如晦回答道,经过这些年的存储,户部的粮草早已多不胜数,户部的粮仓都扩建了3次,如果不是这次开战,现在又要准备扩建了。

“好,先用十艘飞舟运送粮草去支援前线,军械这些也准备好,送往前线。”

林昊对杜如晦的回答很是满意,他也是知道的,国库之中可是很富足的。

“诺,臣会尽快准备好粮草,送往前线。”

杜如晦连忙领命。

“朕,记得前段时间周瑜那边不是送回来了一批海兽的肉吗?给前线送一些过去奖励给前线将士,前线将士在奋力杀敌,我们也不能寒了前线将士的心。”

林昊想起前段时间周瑜送回来的那批海兽肉,一般他不会留下太多,都用来回收换取资源了,这次的还没有来得及回收。

现在因为元气炮的问题,导致这批粮草不能及时达到,为了防止前线将士生出怨念,林昊才决定拿出部分赏赐给前线的将士,要知道周瑜每次送回来的海兽可没有低于封王级的。

那些先天境的将士吃了,对他们可是大有好处的。

一般情况林昊最多会赏赐一些先天、宗师境的海兽,封王级的根本不会赏赐的,一般能够享用这种等级的海兽肉的,只有各地州府之主以上的官员,但也不是无限供应,没人每年林昊只会赐下六头,平均两个月才会有一头。

想要无限供应的只有林昊召唤过来的这些文臣武将和少数几位高官。

“臣替前线将士谢陛下恩赐。”

刘伯温听到林昊竟然要拿出海兽肉赏赐前线将士,连忙谢恩,他可是知道的这次送来的海兽肉最低可都是封王级的,等前线将士将这批海兽肉消化之后,实力绝对会大增,要知道,林昊召唤来的将士可是大部分都突破到了宗师境的。

有了这一批海兽肉的帮助,那数百位将士绝对全部提升到宗师境,数百位宗师境的大军,想想都知道多么的恐怖。

“无妨,这是他们应得的,将士们在前线为朕拼杀,这点赏赐朕还是舍得的。”

林昊摆了摆手。

“军队和粮草、军械的事差不多了,如果有什么朕未考虑到的,你们之后可以查漏补缺一番,现在来说说官员问题,朕虽然让长孙无忌就地提拔官员,但肯定还是有很大的缺口,这点必须要快点解决,都说说你们的意见吧。”

军队的事也算是处理完了,现在最大的问题却不是军队问题,反而是官员的缺口,实在太严重了。

“陛下,现在后备官员已经全部派了过去,现在只能从各地的官员之中抽调一批过去主政了,之后差的官员只能等科考结束了。”

陈景龙很是无奈,作为吏部尚书,官员方面都是他们吏部在考核的,只是现在他手上也没有多的人手了。

他现在可是天天盯着科考,就等科考结束了。

“陛下,还有一点,就是科考结束之后,我们也凑不齐这么多的官员。”

陈景龙这段时间也是让人统计了一番,在对照各地官员配置,和每次科考的录取人数进行了计算,结果却是人员不足的结果,这一点他根本无法处理。

“还差多少?”

林昊没有仔细的计算过,所以也不知道到底还差多少人员,只能询问。

“陛下,现在我们还在继续估算,毕竟前线大军还要继续的扩张,就算只扩张到一个帝国的面积,我们都还差至少三分之二的官员缺口,这还是算上科考之中录取的人员。”

陈景龙很是无奈,谁叫计划比变化快了,按照原本的计划,这么大的扩张至少还需要四五年的时间,现在将四五年的时间直接缩短,他也没办法了。

林昊几人在听完陈景龙的话之后,便都沉思了起来,他们都在考虑如何做才能解决眼前的问题,实在是缺口太大了。

这不是简简单单就能解决的,按照大汉皇朝的制度,每位官员的录取都需要经过严格的考核,要调查这些人的背景,之后才能派往各地任职。

现在突然差了这么多的官员,不说其他,就是背景的调查都需要很长的时间。

“陛下,臣有个建议,就是不知是否可行。”

刘伯温在沉思之后,便开口对林昊说道。

“说说看。”

林昊还没有想到办法,听到刘伯温开口,眼眸不由一亮。

“陛下,军中有一些受伤退役的将士,这些将士虽然受伤无法上战场,但是安排到各地任职想必问题不大,不过也需要考核一下,背景方面都不用担心,只是毕竟是在军方任职过,臣也有所顾虑,所以只能由陛下定夺了。”

刘伯温将自己的打算说了出来,那些将士受伤之后,回到家中,很多都只能靠着皇朝的补贴过活,日子都过的紧巴巴,这也是他一直为难的地方,现在有了机会,他也就想试试,看是否能给他们谋个差事,以后的日子也会好很多。

但不是所有的这种退伍将士都能够有机会的,有的双腿残疾,有的失去了双手,这些人未来基本什么都做不了,尤其是失去双手的将士,他们连正常的生活都很困难。

有一些将士因为受不了这样的日子,选择了自杀,换取了朝廷的补贴,来提高自己家人的生活质量,悲剧的离开了人世。

“这样的将士有多少?”

林昊看出刘伯温的情况有些不对,显然此事没少让刘伯温费心。

“很多,不过能够真正任职的并不多,有一部分已经无法独自生活了,这些将士大部分都来自前几次扩张,还有就是覆海军团那边,他们的生活现状很是不好,所以臣才冒昧向陛下提出,希望陛下不要怪罪。”

刘伯温原本以为林昊会发怒,毕竟就算退役那也算是军方的人,现状将这些人安排进入朝堂,本是不应该的。

“可以,只要不是生活无法自理的,背景没有问题的都可以进入朝堂,安排到各地任职,但是他们因伤退役的补贴也不能断,他们是功臣,是最有资格进入朝堂的人。”

林昊没有丝毫犹豫,直接就答应了,并且为了防止出现这些人进入朝堂之后,他们的补贴被断掉,还特意的提醒。

对于这些军人,林昊还是很尊重的,前世的他最佩服的人便是军人。

他们不惧艰辛,镇守边关,才能让百姓无忧无虑的生活。

也是有了他们,国家才有了底气,面对一切困难的底气。

前世的时候他一直记得一句话‘哪有什么岁月静好,不过是有人替你负重前行’。

军人便是那群为了家国负重前行的人。

前世他没有能力为他们做一些什么,今世他有这个能力和这个资格了,他不介意为他们做一些什么。

“谢陛下恩典。”

刘伯温谢恩。

“不必如此,这是他们的付出换来的,他们为了皇朝,献出了自己的一生,朕有责任为了他们的后半生做保障,让他们余生能够幸福度过。”

“朕会正式下旨,特赐他们有进入朝堂任职的权利,此事由内阁负责拟定,并且执行下去,但考核还是不能少的,也不能他们因为皇朝而伤残就全部录取,我们要对所有百姓负责。”

林昊严肃的说道,对他来说这些确实有功于国家、有功于百姓,但不是他们拥有没有能力就能在朝堂任职的特权,没有能力,林昊宁愿养着他们也不会让他们去祸害百姓。

这不是对他们的恩赐,反而是害了他们,一旦他们做错事便会被法律制裁,这不是林昊想要看到的,同样没有能力到时候不止是害了他们,同样是害了被他们治理的百姓。

“臣,明白。”

刘伯温也是一脸严肃的回答。

“好,此事就这么决定了,但是就算如此,人员的缺口还是有的,还需要想想其他办法才行,各位爱卿可还有其他的想法,可以大胆提出来。”

林昊不在继续在这个问题之上纠结,继续询问其他人还有没有其他的办法。

“陛下,剩下的缺口,看来只能在科考之上做文章了。”

“房爱卿,说说看,如何从科考之上做文章?前提是不能破坏科考的规则。”

林昊见房玄龄提出了方案,连忙询问,但也提出不得破坏科考的规则,这是底线。

“现在科考还未结束,我们可以再次开启科考,这次科考,陛下,需要特许那些已经超过三次未能上榜的学子参考,其实很多这种学子,还是比较有才的,只是时运不济,陛下何不在给他们一个机会,现在我们又正式用人的时候,有的规则适当的打破其实还是可以的,不过也要提前向百姓们说明,这是特殊科考,下次还是按照以往的规定。”

“这些人得到此次恩典,想必定会全力以赴赴考,说不定还能真出一些人才也说不定。”

房玄龄见林昊询问,也没有犹豫,直接将自己的想法说了出来。

“房大人,这样不妥吧,如果开了一次先列,以后其他学子会不会有意见。”

陈景龙一听房玄龄的意见,就不干了,如果真的这么做了,他担心以后会出现问题。

“陈大人,我知道你担心的问题,所以我也说了,需要提前向百姓说明为何要开启这次科考,同样先列是开了,那么以后我们遇到相同的情况也能继续这么做,这样做也是有好处的,规矩本来就是用来打破的,不同的时间段,使用不同的方式,能解决问题便是好的方式,我们也不能固守原则不是。”

房玄龄对于陈景龙的反驳,并未生气,反而耐心的解释起来。

如果有其他更好的办法,他也不想用这个办法,现在特殊情况,他也不得不提出这个方案了。

“就算如此,这一次科考还未结束,就再次开启科考,是否对这次科考落榜的学子不太公平,这也是一个问题。”

陈景龙也没有执着,他心里很清楚,房玄龄说的办法也确实没错,不过同时开启两次科考,他还是有些担心,只能将自己担心的事提了出来。

毕竟先在科考已经进入了最后一轮了,正在等待各地考生入京赴考了。

“其实不用担心这个问题,第二轮科考还需要一段时间,等开启时这次科考已经结束了,而且如果这次落榜的学子,也不必担心,直接让他们在皇都再次参加科考,不必返回原籍就行了,如果再次落榜,那就是他们自己的问题了,也怪不得我们。”

房玄龄继续补充,他这次不是只为了给陈景龙一人解释,同时也是在为林昊几人解释。

林昊也并未说什么,林昊很清楚,在这些方面,他没有房玄龄几人专业。

果然,房玄龄解释完不久,刘伯温就提出了意见。

“办法确实可以,不过那些落榜的考生,才落榜如果再次就参加科考,如果再次落榜,会很打击这些学子的信心的,还有每次科考的题都不同,这些考生没有准备,落榜便会让他们可以参加科考的次数减少,也是问题,既然已经开了特例了,不如再开一次特例吧,这次科考不算次数,这样可以让考生们无压力的参考,说不定会超常发挥,能让我们得到更多的人才。”

刘伯温将自己的意见也提了出来,既然已经开了先例,何不再开一次了。

这下所有人都沉默了,刘伯温的这个提议实在太大胆了,不算在正常科考的次数里,也就是意味着很多人都能参加四次科考。

“其实,我还有一层考虑,既然给了那些已经没有机会参加科考的学子们一次机会,为什么不能给那些还有次数的学子们一个机会了?这样算下来大家都参加了四次科考,想必也没有人在有怨言了吧。”

刘伯温补充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