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泡书吧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红楼之环兄弟 > 第104章 为何偏偏是你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05章 为何偏偏是你

宁国府

钱槐已经带人回来了,走到贾环身边回禀道:“爷,所有罪证已经都已经搬到族中仓库,剩下几件怕是不好搬弄,已经造册,请爷过目。”

贾环翻开册子,随手翻了几页,写的都是些值钱的物件。

有钱人家,现银可能没多少,但家中的物价古董都是值钱的,谁还不是个聪明人不是。

贾环正要开口说话,就见林之孝家的领着个婆子,飞快的跑进来。

“环三爷,老太太叫你过去回话...”

贾环面上无任何变化,仿佛早就猜到一般,吩咐道:“蔷哥儿,下面的事就交给你处理了,务必让赖家尽早搬出去,那座府邸可也是赃物。”

贾蔷哪敢不从,赶忙点头答应下来。

......

贾环来到贾母屋里。

此刻屋里只有王夫人,尤氏,凤姐在旁伺候,当然少不了鸳鸯这个贴身的丫头。

还有个婆子坐在地上,正自可怜的用手帕擦着眼泪,正是小赖家的。

“见过老太太,太太,两位嫂子。”贾环恭恭敬敬的行礼问好。

贾母皱眉没好气的问道:“你如今越发有出息,让你当族长是让你管理照顾族人,怎么平白无故的还把奴才的家给抄了?你也是做官的人,不怕传出去了丢人?”

贾环只是对着地上装哭卖惨的妇人冷哼一声,拱手道:“我当是什么事,原来是为这事,老祖宗可莫要被这些刁奴给哄骗了,他们自己不犯事,我如何会做出抄家的事来?”

贾母人老了,可没老糊涂,下面的人也有她放纵的原因,主要是她经历不够,不想大动干戈。

贾母道:“纵然他们犯了错,做的出格了些,你要打要罚都使得,如何就把家给抄了,你已经是族长,府上的体面你怎么一点顾忌不到呢,他们也是府里几辈子的奴才,赖家没有功劳也有苦劳的,不比别家,你难不成是专门做给我看的?”

贾母看看身边的尤氏就知道她怕不是已经上了这小子的贼船,不然也轮不到贾环在宁国府中当家做主,还要查抄赖家。

贾府素来的治家理念就是在长辈面前服侍的人,总要比别人多些体面,甚至小主子们见面,都要尊重不能随意打骂。

所谓的“打狗还要看主人”便是如此。

说到这里就不得不说一下这位赖嬷嬷其人。

其一,赖家能够在宁荣二府中做到彻头彻尾的二把手,绝不是贾母提拔爱护导致的,在宁荣二公还在世的时候,他们家就已经是府中有体面的管事。

其二,贾家的奴才身份再高,在主子面前也要自降一个辈分,宝玉,贾蓉等称呼“赖爷爷”,说明赖大,赖升跟贾政是同辈人,赖嬷嬷的身份是比贾母还要高出一辈的。

原书中凤姐生日,众人出钱,赖嬷嬷自降一封,比邢王二夫人低,这事谦虚,赖嬷嬷在贾母面前都有座位,显然跟贾母是平辈论交,贾母也没同意,其实就是身份高,才如此。

以鸳鸯的身份来类比,很容易理解赖嬷嬷的地位,同辈中哪个见了不得叫一声鸳鸯姐姐,不管年纪大小,而鸳鸯在府中更是最随意的那个人,有点类似之前赖嬷嬷的身份。

至于以赖为姓,也自然不是贾环口中无赖的意思,而是仰赖主子的意思。

贾环早就有应对贾母的对策,当他决定动手的时候当然要想好后果,开口道:

“老祖宗息怒,孙儿是万万不敢的,体面这个事情,孙儿不是不要脸面的人,实在是做的过分了,孙儿气不过,不然为什么我不处理别的管事,非要抓着赖家不放呢?”

小赖家的也好奇着呢,要说他家伺候主子谁不是尽心尽力的,平日里也没得罪过这位环三爷呀,怎么偏偏就是抓着她家抄呢。

要说贪污,这可不只是他一家的事,府上管事谁不这么做,怎么就偏偏是她家。

想起赖升的事,怕不是这件事惹到这位爷,别的地方也没了,可是贾珍都已经去世,赖升也被判了斩立决,贾蓉那边更是被流放。

话说到此处,怎么都该结束了才是,怎么到了这会又发作起来,难道要把人往死里逼不成?

贾母觉得贾环说的也有些道理,甚至旁边的几个听了也觉得有一定的道理,无奈道:

“究竟做了什么?”

贾环缓缓开口解释道:

“老太太平日里不太管事,原是不想打扰到老太太高乐的,还望老太太听了不要气坏了身子,我自接手族长之位,第一时间就整理查看了族中的产业,却发现族中之前那么多产业如今已经缩水了近一半,并且还都是入不敷出,所以查了近半年的账本,不查不知道,一查简直触目惊心。”

“族中产业由于跟宁国府的产业多有交织,因此也顺带着查了一下,谁知道单单敬大爷跟珍大哥的两场丧事,赖家仗着管事之便,左右逢源,虚报价格,吃回扣等,无所不用其极,贪墨的银子就有数千两银子,总共才花的多少银子,他们就贪去一半,试问哪家的府邸顶的住这种蛀虫的叮咬,怕不是家中有金山银山也都是给他们准备的。”

小赖家的听完,差点喷出一口血出来,马上否认辩解道:“没有,我们没有,你这是污蔑。老太太你可要做主啊,我们真的没有。”

这种事怎么能认呢,虚报,吃回扣是有的,可怎么地都没贾环说的几千两银子呀,满打满算也就一千两,还是敬老爷的丧事弄的。

贾珍去世的时候,赖家正在为赖升的事情奔波,还得担心着贾环的报复,哪有什么心思去弄虚作假。

这是明摆着诬陷加冤枉,能冤死个人。

贾环冷笑道:“哼,就知道你们也不会承认的,真要承认才是见鬼,你们家的赃物我可都翻出来了,要不你发个誓来?”

“我,我...”小赖家的想要发誓,磕磕绊绊,话到嘴边,却什么都说不出来。

这个社会对誓言是相当迷信的,尤其是内宅中的妇人,更是迷信这些。

那些读书的人倒是有不信这些的,属于极个别,但大部分人都是迷信的,誓不可轻言。

贾母等人看贾环如此笃定,再看小赖家的脸色惨白,什么话都说不出,都已经信了八九分。

府里油水足是人所共知的,这也是外面很多人愿意卖身到府上的原因,作为府中的主子心中不会不清楚。

尤其是管事们的,更是比下面办事的更有体面,主子们也有一种心理,下面的奴才越是光鲜,自己脸上就越是有面儿。

却不知时间久了,习惯成自然,这种风气已经刻到骨子里。

两场白事就贪污这么多银子,怕是要不了几年,两府就被搬空了。

贾母只知道他们有钱,却不太了解下面的事,毕竟她已经不管家很久了,如果真如贾环所说,那确实值得查上一查。

看到贾母等人脸上的表情,小赖家的心情已经沉到谷底,眼中满是绝望。

若是连贾母都不再护着他们,那还有谁能救他们,声泪俱下的开始告饶讨情,爬到贾母面前不停地磕头。

贾环对此却毫不在意,拿出怀中的账本,说道:“老太太,赖升家里的财务加起来可是有几万两,这还不算房产,铺面,我在外面做官一年才不过几百两银子的俸禄,到头来却还不如一个奴才,哎。”

贾母闻言,心里一紧,家里服侍的奴才都是好几辈儿的人,特别是一些管事的,没有一定的背景还有基础,是坐不到这个位置的。

赖家的家财怕是比起府上都差不到哪里去,最近王夫人已经在尽量缩减开支,她也问过,官中的银子经过前两年的花销,已经不剩多少。

贾政在外做官需要银子补贴,贵妃在宫里没有银子,便是连个太监都指使不动,再加上府上这么多人,已经不似之前那么财大气粗。

贾母甚至都开始怀疑,她自己的存了大半辈子的体己怕是还没一个奴才多,不得说有些讽刺。

小赖家的辩解道:“都是平日里主子平日间赏赐的啊,加上外面的生意赚了些钱,有一部分不全是我家的,还有亲戚寄放的,还望老太太明察。”

贾母会不清楚平日间的赏赐吗,她最是好赏赐的人,平日里或者逢年过节都不会吝啬,大钱小钱都是赏赐不断。

加起来要说几百两银子是有的,要说是成千上万两的赏,除非是她疯了,傻子才会赏赐这么多钱给下人呢。

几两银子对他们来说就已经算是一笔巨款。

再说亲戚的事情,他们能有什么有钱的亲戚,还寄放,怕不是拿她当傻子看呢。

贾母的眼神已经冷淡下来,不似之前那么怜悯,深吸一口气对着贾环道:

“咱们家大业大,人多了事情也多,这种事是在所难免,水至清则无鱼,这个道理你做官不会不知道,念在他们几辈子服侍府上的情分,你也不能做的太过。”

贾母没有再坚持下去,选择了交给贾环去处理,她已经没几年好活了,自己这个孙儿还算是有些能力。

现在权利的权柄已经交出去,那就得给予贾环一定的信任,这样家族才能越来越好,欣欣向荣。

“本来论国法,骗取盗窃主家财物,怎么说都是要掉脑袋的。”

“啊~!”

旁边木质屏风后的碧纱橱里突然传来一声娇呼,声音清脆。

贾母回头不满的望向贾环,整天打打杀杀的,这可是在家里,家里的小辈儿们哪里见过这种阵仗,打板子就已经是极限。

贾环道:“当然,老祖宗开口,自是要网开一面的,贪污所得充入族中,罚他们一家去庄子上做活,也不算断了他们的生计。”

贾环都如此说了,贾母不好再继续下去,给他们一口饭吃,已经算是法外开恩了。

贾母道:“要是国公爷在,怕是早已性命不保,都是自己做的孽,去庄子上好好反省去吧。”

旁边两个嬷嬷见贾母已经有了决定,上前把人抬走。

贾母见人走了,叹道:“你如此行事,就不怕贾府的名声有损,让下面的人寒了心?”

贾环则是丝毫不放在心上,解释道:“下人就要有下人的样子,老实本分的自然要重用,至于一些心怀不轨的,这种喂不熟的白眼狼,留着也是祸害,还不如早打发了事。”

其实治家跟带兵是相通的,只不过牵扯到生活方面的问题比较多。

只要赏罚分明,做事尽量公允些,下面的人自然服气。

当然忠心这个东西很难辨别,再忠心的人也难保没有手脚不干净的时候,能做的只有时常检验,尤其是过银钱的管事,财帛动人心。

贾母无奈道:“知道你有主意,不过还是还顾忌一下贾府的名声,凡事过犹不及,以后难免是要吃亏的。”

贾环笑了笑,道:“多谢老祖宗提醒,外面人听说之后只会说咱们家治家严谨,这个您老把心放肚子里。”

贾母看他道理一堆,有些不耐道:“懒的和你说,你下去吧,别再弄什么幺蛾子出来了,族里的事上点心。”

贾环走后,王夫人心中却是百转千回,府中的银钱已经开始紧张了,听到他说抄出来上万两银子的时候,她眼中已经在放光了。

东府里随便那么一抄,就有上万的银子进账,她如今管着西府里,怎么能不动心。

可西府里的赖大可不是那么好动的,思来想去都没有一个可行的方案。

想到此处,突然想起自己的宝玉,要是他能有贾环一半的能力,她如何还为这些事操心,真是儿比儿气死人。

贾环重新回去宁国府,准备收尾,已经是让贾蔷把大小的管事都召集起来。

府中大小管事齐聚外书房,刚才都是已经知道赖家的处理结果。

几十年积累的财产付之一炬,还被赶去庄子上,以后再想翻身,就不知是何年何月了。

自己做的事自己清楚,在场的人哪个人没有贪墨过官中的银子,如今没有了侥幸心理,自然是有愧主子的。

之前还有人商议抱团取暖,秉承着法不责众的想法,让贾环能有所忌惮,现在则是各扫门前雪,看这位阎王爷的意思,大有一追到底的架势,谁还有心思玩对抗。

靠着宁国府,他们还算是个人物,在外面还能有些体面,如果离开了荣国府,吃饭的饭碗丢了还在其次,怕是家里置办的一些产业都不一定能保得住。

这个现实的社会,相应的地位才能享受一些优待,没有靠山,想要在京城站稳脚跟,比登天还难。

感谢一睹为快,东风狂澜,威威少三位老铁的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