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泡书吧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贞观合伙人 > 第763章 不欢而散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讲真,尽管李丰田考虑过这次出使失败的可能性,但是以他的立场认为,范头黎没有什么拒绝的理由。

你看,自己亲自访问拜访,面子给的非常足,而且,建设方面,也不用林邑出多少钱,只要给地给政策就行了,他们就可以得到丰厚的税收和财富,可以说是躺着就把钱赚了。

妥妥的互利互惠的政策。

但是,千算万算,没想到竟然遇到了挫折。

当然,范头黎并没有拒绝,只不过说是时间不对,只要稍微晚一些,还是可以谈的。

这样李丰田就没什么理由了。

但是,开发大计是不能耽搁。

南洋国家众多,不是没了林邑就不能办事了,只不过是林邑的地理位置最优,成本也相对最低罢了。

看来自己要临时调整了啊。

李丰田想到。

那既然劳力输出的问题没谈妥,那就谈谈三季稻的问题吧。

李丰田笑呵呵的说道:“那么这个问题就暂时先放一放,本伯还有一件事,需要跟大王商议一番。”

“天使请讲。”

“本伯一路行来,见识到了贵国的各种风土人情,印象极好,尤其是贵国的稻种,据说一年可以三熟,本伯向来重视民生,也知道这粮食乃是国家大事,所以,本伯便厚着脸皮,希望大王可以赠予本伯一些稻种,让本伯带回大唐。”

李丰田话音刚落,刚才还有些热络的气氛,瞬间就冷了下来。

就连摩诃漫多伽独都用异样的目光看着自己。

自己这是说错了什么话么?

“呵呵,”范头黎突然微笑道:“天使忧国忧民的心情,本王是很理解的,但是天使有所不知,这稻种乃是我林邑的镇国之宝,是上天赐予我林邑的,所以,祖宗有训,稻种概不外传。而且,本王也是略通农事,这稻米在我林邑虽然可以一年三熟,固然有稻种的原因,最关键的就是天候问题。我林邑一年都是如此炎热,而且雨水充沛,所以才可以种植这种稻米。所以说,即便是天使将稻种带回去,也种不出三季的粮食。”

李丰田当然知道这个知识,但是他的目的,根本就不是原封不动的带回去种三季稻,而是准备交给农科院杂交育种,改善稻种用的。

自己那个时代的神农,早就已经验证了这个问题,自己只要尽量多收集多种稻种就可以了。

虽然范头黎说的很明白,但是李丰田依然还是不死心,依然继续道:“我当然知道这是贵国的镇国之宝,而本伯也没打算直接拿,同样,我会用另一些好东西跟大王交换的。”

“大王有所不知,之前大唐的远洋舰队发现了一种树,这种树也非常适合贵国的环境种植,只要……”

还没等李丰田说完,范头黎便直接打断了李丰田,说道:“稻种的事情,天使就不用多说,无论天使说的东西再好,我们也不需要,感谢天使的好意。”

李丰田还是不死心,继续道:“难道大王就不想听听具体的?说实话,这种植物可以给贵国带来巨大的财富……”

“不用了,这种好东西,我这等番邦小国消费不起,贵使的好意,我心领了。”

连续被打断说话的李丰田,心中此时也有了不满。

不同意归不同意,但直接让自己这么闭嘴,就有些不礼貌了。

“大王,关于这件事,本伯是带了非常大的诚意的,如果大王对本伯提出的条件不满意,可以提出来,咱们慢慢谈。”

“不必了,虽然我等国小民寡,但是百姓粮食充足,安居乐业,也没必要凭生波澜,希望天使见谅。而且,本王也是相信大唐的,肯定不会像前隋那般不讲道理前来强取豪夺吧?”

这句话说的就有点不客气了!

隋朝也好,唐朝也罢,在范头黎眼中,没什么区别,都是华夏人,本来他就对这次的行动不满,再加上李丰田触犯了稻种的祖训,同时又想起来年少的时候被隋朝打的四处逃命的经历,所以,言语中也不由得流露出一丝的不客气。

“呵呵呵,当然不会,我大唐肯定不会如前隋那般暴虐,两国之间一衣带水,自然不会做出影响两国人民之间感情的事情。”

李丰田咬着牙根说道。

话说到这个份上,基本就属于谈崩了。

李丰田接着又淡淡的说道:“一晃本伯来贵国拜访已有数日,这些时日给大王添了不少麻烦,也多谢大王的款待,本伯后面还有事,明日清晨,便准备离开了。”

范头黎也笑道:“是吗?本王招待不周,也不知道天使是否满意和尽兴。”

“大王想多了,本伯很满意,很尽兴!以后有时间,要多走动走动。”

“呵呵,一定,一定!”

“本伯倦了,就先失礼告退了,请大王谅解。”

“哪里,天使请自便。”

……

李丰田阴沉个脸离开了宴会厅。

同样,范头黎也眯着眼看着离开的李丰田。

讲真,抛开其他原因,这个伯爷还是很值得结交一番的,他没有前隋官员当年对待他们的那种跋扈和蔑视。

只可惜,你来的时候不对。

这事还不能对你如实说。

最关键的是,你竟然动了我们国宝的心思,这就犯了整个林邑的大忌了。

关于稻种的事,还真不是范头黎瞎说。

稻种对于整个林邑的子民来说,是上天赐予给他们的,让他们不会挨饿,所以,是不可能给任何人的。

想法很好,只可惜,他们不知道华夏的成语中,有一个叫“怀璧其罪”的词。

……

如果单单是劳动力的问题,李丰田当然不会多生气,无非就是多花点钱罢了,在这之后庞大的利润面前,这点钱都不是事。

直接出兵让林邑国把稻种交出来,不是不行。

但是手段太下乘了。

在这个时代,大唐固然有着“想打谁就打谁”的实力,而且,即便打了,也没人敢说什么。

但是,打仗就要死人,“大炮一响,黄金万两”,可不是随便说说的。

除非,利益足够大,大到“罪在当时,功在千秋”的地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