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泡书吧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贞观合伙人 > 第800章 小国的生存之道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没错,是这个样子!”全正善回答的很光棍。

“呃……”金载道没想到全正善回答的这么干脆。

“老夫知道王爷的意思,但是老夫还是那句话,一旦大唐真的要吞并我们,会因为我们北面是否有高句丽呢?”

“这……”金载道不知道应该如何回答。

“圣姑,我们新罗之于大唐,是小国,小国想要生存,尤其是挨着这么大的一个国家,那么就必须要听话,言听计从,让他们没有打我们的借口,才是我们的生存之道啊……虽然听着残酷,但是这就是事实。”

“我们表现的越乖巧,大唐越是没有打我们的理由,这样,我们才能在大国的庇护下好好的生活。”

全正善一番苦口婆心的话,道出了客观事实,也是道出了小国的心酸。

“是啊,既然两边都有敌人,那么索性不如先少一边吧……”

金德曼此时心中已经有了决断。

“所以,圣姑,我们不但要同意,还要主动帮忙,如果大唐可以给我们分的一杯羹,也许未来会更好,也说不定?”

“全相言之有理,本王决定了,就帮助大唐这一次!”

“圣姑!”金载道继续说道:“尽管圣姑有了决断,但是,不可很随意的答应唐人,而是看看那伯爷如何说。”

金德曼立刻明白了金载道的意思了。

“本王知道了!”

……

李丰田一连在金城游玩了三日,才得到金德曼的再次相召。

他本以为商议个一日就能有答案了,可是没想到竟然拖了三日。

不过,李丰田不认为这次出使会失败。

可以看出,金德曼是个聪明的女人,思维也许不能超越时代,但是至少目前,顺从大唐,是他们唯一的选择。

……

“拜见圣姑!”

“伯爷请。”

入座了之后,李丰田也没打算再拖沓了,因为未来他还有百济要去,所以直接开门见山的问道:“圣姑,经过了几日商谈,不知可有一个明确的答复?”

金德曼没有说话,而是金载道站了出来,问道:“伯爷,在此之前,请伯爷回答在下几个问题。”

“请问!”

“你们唐人的典故当中,有一则是‘假道伐虢’,对于此事,不知伯爷如何看待?”

李丰田没想到金载道竟然提出了这个问题,但是经过脑子一转,立刻就明白了金载道的意思。

“哈哈哈!”李丰田突然笑道:“阁下所虑,本伯明白了,但是阁下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啊!”

“愿闻其详!”

“在此之前,本伯先问阁下一个问题,釜山港建设已有数年,想必阁下也见过我大唐之舰队和士兵了,那么请问阁下,我大唐之舰队如何?”

“船坚炮利!”

“我大唐将士如何?”

“威武勇猛,乃王牌之师。”

“也许新罗和我大唐在陆地上没有接壤,但是说到海上,以我大唐目前的舰队,想要登陆新罗,可有难度?”

“没有难度!”

“既然如此,说一句难听的话,如果我大唐有心对新罗有什么想法,需要本伯在这里费尽口舌与各位商讨?”

“不……不需要……”金载道有些苦涩的说道。

“而且,促成釜山港的也是本伯,当时租期都是以五十年为底的,圣姑,您想,如果我大唐对新罗有什么想法,干嘛非要弄个五十年这么一说,费钱费力将釜山港建设起来,然后再破坏?”

“没错,正如伯爷所言,是这个道理。”金德曼点头道。

“所以,正是因为本伯带着诚意与圣姑商讨,恰恰说明了你们完全可以不需要有这种顾虑。”

“伯爷言之有理,是小王多想了。只不过,还有一件小事,如果大唐的军队从我国内经过,不知道情况的百姓,恐怕会引起恐慌,这件事,伯爷打算怎么处理?”

李丰田在脑中转了个圈,才明白,什么恐慌,原来是要好处啊!

也对,在人家家里穿房过屋,不给点甜头,也的确说不过去。

只不过,这一点上,李丰田之前真的没有考虑到。

“这一点上,本伯还需要在出访百济之后,才能考虑,希望圣姑不要着急。不过请圣姑放心,如果我大军国境给百姓造成了损失,我一定可以给贵国百姓一个满意的补偿。”

有了这句话,金德曼也放心了。

“高句丽也是我新罗的敌人,如果大唐讨伐,还有什么我们可以帮得上忙的地方吗?”

“嗯……这个暂时不好说,还是那句话,待得本伯出访百济之后,再和圣姑商议如何?”

“也好,我新罗上下,对于此事,一定持支持态度,如果百济真的可以不计前嫌,那我新罗一定帮助大唐征伐高句丽!”

“多谢圣姑支持!”

……

事情基本谈妥了。

李丰田的心情很好,又待了一日之后,便告辞了。

因为他知道,百济的一趟,才是此次出行的关键。

十日后,李丰田的出使船队,便到了百济的仁川港(注:我找不到仁川的古称,唯一有记载的叫蒋润,还是宋朝时期的名字,所以,就用现代名字了。)

此时百济的首都是泗沘,距离仁川港还有一些距离。

(作者注:泗沘,就是扶余郡,今韩国忠清南道的锦江流域。)

老样子,李丰田先派遣使节去了泗沘,而他则在仁川港一带考察。

每到一地,尤其是港口,李丰田已经养成了考察的习惯。

他对港口有着一种特殊的执着。

相比于釜山港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仁川港则是略显得死气沉沉。

尽管釜山港的繁荣,也是间接的带动了一些仁川港。

但是因为政治的原因,来此次做生意的,多数都是百济本国的商船。

那些低矮简陋的船只,和釜山那里的船队,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而且,这些商人都是先去釜山,将物品购买回来,再加价出售,多了一道经手,物价也高一些。

百济和新罗挨着,基本可以说是百济有的新罗也有,所以说,繁华与否,基本都是和政治挂钩了。

商人也不傻,百济对唐人不是很待见,在哪赚钱不是赚,没必要去热脸贴冷屁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