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泡书吧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贞观合伙人 > 第811章 理想与现实的区别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高昌国灭亡的消息,在大唐没有掀起任何波澜,甚至连成为谈资的资格都没。

最多就是两个明白人,其中一人说道:“你知道前些日子把高昌灭了吗?”

而另一个人则回道:“番邦小国,不服王化,灭就灭了。”

然后二人就开始聊别的了。

整体的话题度,还没有梁祝高。

就连报纸上面,也是在不显眼的地方随便写了几句。

主要是,没啥写的啊!

这十多年来,大唐百姓已经对灭国这种消息从兴奋鼓舞,再到引以为常,最后再到见怪不怪了。

那种感觉怎么跟你形容捏?

就如同我们放三天两头放卫星一样。

一颗两颗总放,国外都是强烈关注和羡慕,而国人听后都是波澜不惊。

啊?这不应该是日常吗?

发射失败才是新闻好吧!

……

李丰田可没空关心这些鸡毛蒜皮的小事。

最近他泡在了农科院这边。

林邑国那边,范镇虎在得到了夜枭暗中的资助之后,快速的联合了国内支持自己的一部分人,在摩诃漫多伽独的全力支持下,迅速的发动了兵变。

范头黎没想到,范镇虎竟然敢真的造反,一点准备都没,就被摩诃漫多伽独亲手砍下了脑袋。

本来范镇虎想饶过人畜无害的范镇龙的,但是摩诃漫多伽独秉承了斩草除根的理念,也杀掉了范镇龙。

至此,林邑上下,只有范镇虎是正统了。

在上位之后,范镇虎便将皇室珍藏的粮种,亲手献上,然后将这些粮种日夜兼程的送到了李丰田的手上。

李丰田很满意范镇虎的态度。

但是开发林邑的问题,先要放一放。

一方面,范镇虎刚上位,国内需要平复一段时间的动荡。

另一方面,就是小苏他们还没回来,航线问题,李丰田还没规划好。

但是,这些粮种必须赶紧送到农科院才行。

……

不像科技院,李丰田很少来农科院。

因为对于耕地种田,李丰田的确不太擅长,也没有什么点子,只能给他们保驾护航,让他们自行快速的发展。

这些稻种来源并不算光彩,所以李丰田也没告知是哪里来的,只是说是一种高产的稻。

三季稻高产不假,一年三熟也不假,但是那是分地方。

严格说来,三季稻属于“南稻”,是否能适应北方的气候和水土,还要打个问号。

所以,李丰田让研究人员小心的种植观察,上到生长周期,下到产量,一定要严格记录,不许马虎,最后,可以尝试着杂交、改良,希望可以培育出适合大唐本土的稻种。

他能指导的,只有这些了。

再就是关于土豆玉米红薯的消息了。

现在已经是八月份了,尽管还没到收割的季节,但是一些土豆和玉米已经有了部分可以吃了。

因为农科院条件好,有温室,再加上这些都是新的粮食,研究人员也不敢怠慢,所以,早春的时候,他们就开始培育种植一部分了。

所以,少部分粮食也是迎来了收获季。

这个消息令李丰田非常的兴奋。

但是,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当李丰田拿到一个个核桃大小的土豆和巴掌长的玉米的时候,愣住了!

他再三确认这些就是第一批早熟的之后,陷入了沉思。

想了半天,最后才想明白!

稻种需要培育筛选,土豆玉米就不用了?

其他小说的主角动不动种出的土豆玉米吓坏皇帝,那是因为那些种子是跟着他一起回到了过去,是爬完科技树的种子!

不被吓到就出鬼了!

自己光想着攀稻种的科技树,结果土豆玉米就给忘了。

想通了这点,李丰田也就释然了。

尽管这些人还在研究土豆玉米习性啥的,但是同时也在不同的地理环境进行种植。

虽然还没收获,但是已经可以得出结论,这几种作物的确可以在不同的地势种植,如山地之类的。

李丰田给出的意见是,先期就是多种,争取几年后,可以先在长安周围进行大面积试种,一方面可以观察,另一方面,让更多的民间人士参与进来,没准能发现什么呢。

毕竟是新的东西,多一些人参与,意味着机会更大一些。

当然,农科院这边该研究还是要继续研究的。

此外,还有一个重磅的好消息就是,经过近十年的研究和培育,以当年梁天留下的粮食为母本,培育出来了新的优质粮种,并且已经在多地进行了实验,最后得出的结果是,种植这两种粮食,可以整体提升粮食产量将近两成!

不要小看两成,在庞大的基数面前,是非常的可观的!

本来他们想晚一些统一上报天听的,但是因为李丰田的提前到来,就先告诉李丰田了。

这个消息太令人兴奋了!

“种子当初的实验编号是多少?”

“回伯爷,是梁天一百七十三号和梁天梁天二百六十七号。”

李丰田摇摇头说道:“不能这么命名,可以拿出来正式民用的,就用最开始的编号,就叫梁天一号和二号吧,具体的对应编号,你们内部记载就行了。”

“明白了伯爷。”

“这些年你们辛苦了,但是,你们不会因为第一批粮食没用你们的名字命名而不高兴吧?”

“伯爷言重了,我们这些人,无一佩服梁天,只可惜,造化弄人,像梁天这种大才,只可惜没有早遇到伯爷,使得一身才能最终带入了墓中,我们不时的感慨,真的是可惜。”

“是啊……”

李丰田感慨了一番。

“过几日,应该会有来自报社的采访,你们准备一下吧。”

说完,李丰田便离开了农科院。

……

这一期的报纸,绝对有着爆炸的消息!

几大院当中,存在感最低的,就属农科院了。

医学院那边因为孙思邈的原因,还是有些人知道的,更何况鲍姝瑶的妇科治疗,也是业界内的标杆。

但是农科院,的确是没什么名气。

成立了十来年了,也没见有什么拿的出手的东西。

主要是这东西,必须要大量的时间,要符合作物生长的周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