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泡书吧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重生1989:缔造华夏科技帝国 > 第652章 幸福新农村:带着大家去非洲种地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652章 幸福新农村:带着大家去非洲种地

“徐总,这次咱们的老百姓真的是从地里种出了金疙瘩啊。现在,好多在城里工作的白领都羡慕这里……”

李吉林脸上的笑容都没有断过,东堤新村现在在全国都很有名,绝对是新农村最耀眼的一颗星。

在大棚里视察了一圈之后,车队最终进入东堤新村。整个新村完全不像传统的农村,一排排整齐的小高层看起来很是漂亮。

村子里的道路很干净也很宽阔,车队在村子中央的位置停下。村子中心是村子的商业中心,街边有很多门面房,整个街道很热闹,卖什么的都有,和城里的步行街没什么区别。

东堤新村学校也在村子的中心位置,这所学校从幼儿园直接到初中,村子里的孩子在家门口就可以从幼儿园上到高中。

村民们对教育很重视,东堤新村学校的老师,是村子里从其他学校挖过来的优秀教师,这些老师除了国家发的工资外,村集体还给他们补贴,让他们有更高的收入,可以更安心的在这里教导孩子。

学校的硬件设施也很好,现在东堤新村的村集体有钱,现在整个东堤新村学校直接是双语教学,很多城里的学校都比不了东堤新村学校的教育水平。

同时东堤新村卫生院也在中心位置,这卫生院的医疗实力还很不错的,有很多先进的医疗设备,这些医疗设备都是国产的,性能很好,价格便宜。

一些不太复杂的手术在卫生院都能做,比如生孩子剖腹产手术,阑尾炎手术等等。平时村民生病,大部分都可以在卫生院看,收费也便宜,看病也方便,还支持医保报销。

村子里还有小公园,小广场,村民活动中心,体育馆,还有超市商场,还有电影院,有网吧,最重要的在东堤新村,还有一个小的热力公司,冬天能有集中供暖,这对于豫省的农村来说,这绝对是一件非常奢侈的事情。

徐华盛和李吉林他们的到来让村子里热闹了起来,这俩人可是大人物。

特别是徐华盛,现在徐华盛可是名副其实的华夏首富,不仅仅是华夏首富,很多媒体报道徐华盛还是亚洲首富甚至世界首富。

但是不管怎么说,都告诉大家一个小消息,那就是徐华盛超级有钱就对了。

除了有钱之外,村民们也都知道,现在的东堤新村能有现在这个样子,自己能有这样的生活,都是徐华盛的功劳。

自己种植大棚,负责指导大家种植的是华盛农业服务公司。当初贷款盖大棚,钱都是华夏农业服务公司贷给他们的。

村子里的加工厂,也是华盛农业服务公司找来的。生产出来的产品虽然进入了星达超市,但是全国老百姓都知道,星达集团其实也是徐华盛的资产,星达超市也是徐华盛的。

所以见到徐华盛,村民们很激动很开心。

“奶奶,身体还好吧?在这里过的还开心吧?”

村子里的养老院里,徐华盛和李吉林来到这里。这里住着一些老人,有些是孤寡老人,有的是有儿有女的老人。

有儿有女的老人之所以住在这里,是因为这里热闹,有专门的人照顾,而且饭菜做的也好,还有伴。

这个养老院是村子里开的,对于孤寡老人,村子里是免费的。

但是对于有儿有女的,住在这里需要交一些钱。养老院开支的大头,主要是村集体出钱。

村集体的钱来自工厂的分红,食品加工厂在村子里,用村子里的地,不给村子租金,而是给一定的分红。这些分红用来一些公共开支,这就相当国家的税收似得。

“身体好,开心,没想到吃了一辈子苦,老了老了享福了……”

一个拄着拐杖的老奶奶说道,脸上尽是笑容。

老奶奶受了一辈子苦,年轻的时候丧夫,年老的时候又丧子,经历了太多苦难。

年龄大了,无儿无女,以前在村子里,年龄大了把自己的地租出去拿点租地的钱,平时捡个废品,国家发点低保,然后她出去挖点野菜,捡点没人要的庄稼什么的过日子,村民们有时候也会多少给她点救济,日子过得苦着呢。

现在好了,村子变成大村子,她原来的土地租的更高了。而且还可以免费住在这里,吃的好,住的好,还有专门的人照顾,看病也方便。

在养老院,夏天有空调,冬天有地暖,比城里都舒服。

没事和大伙聊聊天,听听戏,看看电视,这才叫安享晚年。

一行人在这里考察了大半天,中午的时候还和村民们一起吃了顿饭才离开。

“李书记,看样子咱们这条路目前是很不错的。下一步,我们决定扩大试点范围,增加试点数量,尽可能的利用我们集团的渠道,资金,技术优势让更多的农民受益。”

车上,徐华盛说道。

“徐总,这样就太好了,如果咱们国家的农民都能像东堤新村的老百姓那样,整个国家该多美好啊……”

李吉林叹了一口气说道。

如果华夏的农民都能像东堤新村的村民那样幸福,有那么高的收入,农村将会是一个非常美好的存在。

“李书记,我们只能尽力而为。尽量用我们的资源惠及农村,不过对于咱们豫省来说,经济作物的规模还是相对有限的。对于大部分地区来说,主粮还是最主要的农作物。不过咱们农民土地太少,只种植小麦玉米,一年到头下来赚不到几个钱,遇到年头不好的时候,甚至还赔钱呢。”

徐华盛的话让李吉林赞同的点点头。华夏是人多地少,每家每户就那么几亩地,仅仅种植主粮,养活不了家了。

“所以,李书记,咱们的农民要走出去。我这次来,也是为这件事情而来的。在非洲,有大量的土地被闲置,非洲那些人根本不会种地,也不愿意种地。那地方的地租更是非常非常的便宜,如果我们的农民去非洲,就可以大面积的承包土地了。以我们现在的技术,一个人种植几千亩地都没有任何问题……”

徐华盛说出了自己的来意,听到徐华盛的话,李吉林立刻看向徐华盛,眼里带着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