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泡书吧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贵女清和 > 第163章 斥责母亲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请走了谢魏两个大神,沈松沉下脸来。

“还请弟妹回避一下,我有事和母亲说。”

李氏知道沈松这会儿认真恼了,忙道:“我回去看看两个丫头去。”说罢转身就走了,临走还不忘拉着清和走。

宋氏笑着对李氏道:“就让她留下吧。”

李氏也不多话,就走了。

见李氏走了,沈松又把家里奴仆都清出去。

老太太一脸惊异的看着沈松。

沈松二话不说,扑通一声跪了下来。宋氏和沈清和见如此,也忙跪了下来。

沈松冲着老太太磕了三个头,才开口道母亲,儿子今天不孝,有几句话要和母亲说。

老太太见沈松如此凝重,心里也是一沉,扭过头去,不愿意面对沈松。沈松站起来道:“您是母亲,按理说这个话不该我说。只是父亲已经去世了,我作为家中的长子和掌家人,有一句话必须得说。”

“都说夫死从子,父亲去世了,您应该多听儿子的劝告才是。但是我一直觉得母亲含辛茹苦,就算如今做了老封君,我也一向顺从母亲,哪怕您经常那家中财产帮衬李家,我也无话可说,毕竟那是我的外家。”

沈松叹了一口气:“我没想到我们帮衬了李家这么多,如今这李家竟然帮着外人,害我家姑娘!老太太,你竟然不分青红皂白,只想帮着李家……”

老太太嘴角嗫嚅了几下,到底没有说出话来。

“今天早上知道了这个事,幸亏我提前让小厮和夫人说了,夫人这才有了准备,不然……”

“什么小厮?”宋氏一愣。除了清和,没有人给她说这个事。

“我让小厮去给你通知了,他没去吗?”

宋氏摇头。

沈松回头看老太太。

老太太沉默不语。

“母亲,我的小厮呢?是不是您把它藏起来了?”

“你那小厮看起来不过十二三岁,大约是年龄小,贪玩,不知道去哪里玩了。”

“母亲,我来和你请安的时候,我的小厮根本都没有进来,你怎么知道他十二三岁呢?”

沈松平日来请安都是带着另一个小厮,那个小厮年纪大些,今天因为不舒服请了假,沈松才带着这个小的来了。

“您还说没有见到他?他如今在哪里呢?”老太太的话漏洞百出,沈松的耐心也越来越少。

被问住了,老太太还是不肯承认,沈松转头问春杏:“你们把他藏哪里了?”

春杏摇摇头:“老爷,奴婢真的不知道。”

“来人,把老太太院里的人都给我捆起来,挨个打,打到说为止!”

“在后院柴房里。”老太太小声道。

小厮进来的时候,眼睛都哭肿了,见到沈松就跪下来:“老爷,我有负您所托,您打死我吧!”

“你先下去吧,今天委屈你了,自己去账房支五两银子去。”

小厮看沈松虽说面上不愉,但是也没有火气,知道虽说自己办事不利,但是没有耽误事,忙识趣的下去了,哪里还敢追究自己被扔柴房的事啊!

沈松看着老太太:“母亲为了把清和嫁给那个魏大郎,竟然做出如此让人齿寒之事!”

老太太如今已经有些后悔了,但是口中仍道:“我也是为了这个家着想,为了清和着想。”

“母亲为了李家着想吧?是不是那李涵先又欠了什么债?”见老太太还在帮李家开脱,有些恼火了。

见瞒不过,老太太只得把李父欠了魏家五百两银子,来沈府借钱,又说服自己把清和嫁给魏家的事说了。

“都怪清和,若不是她插手李家的事,把李蓁蓁放跑了,哪里会有后面的事情!”

见母亲执迷不悟,沈松无奈:“到底没有造成什么无法挽回的后果,这个事就算了,但是我会和门卫说,以后李家人不能踏进沈府半步,沈家和李家的亲就断了吧。”

听沈松要断亲,老太太心神俱裂,哭道:“我娘家只剩这么一个侄子,你还要断了亲。”

“要是早点断了,也不会出今天这个事。”

沈松交代完了事情,也不管老太太哭闹,就回了正院。

柳姨娘正在因为被撵回来的事在屋里生气,见沈松过来,以为尘埃落定,忙迎上去:“恭喜老爷!”

啪!

柳姨娘捂着脸,看着沈松一阵风似的进了宋氏的屋子。

宋氏走在后面,见柳氏被打懵了,不禁莞尔。

沈清和也过来了,她笑道:“姨娘牙口不错,这样都没有打下一颗牙来。”

柳姨娘哪里受过如此委屈,这么多年来沈松对她如珠如宝,愤愤的甩袖回去:“备车,我要进宫,我要见贵嫔娘娘。”

洪嬷嬷忙哄道:“姨娘可别添乱了,如今老爷心情不好,但是这起却不是冲着您来的,不过是泄火罢了……”

“去备车!”

“这宫里未经贵人召见不得入内,咱们这么私自去不妥。”

“这有什么不妥,宫人看着贵嫔和五皇子的面子,也得让我进去。”

“到底是祸患……”

“嬷嬷越发拿大了,连我的话都不听。”怒气交加的柳姨娘哪里听得进去劝道。

见柳姨娘不听劝,洪嬷嬷只得指挥着小丫头去备车,又吩咐人写了折子往宫里递。

沈松哪里知道柳姨娘气的要去宫里告状,他正和宋氏、清和说着今天的事。

“这个事到底是怎么回事,一开始我以为是母亲心血来潮,我不同意也就罢了,没想到这安国公府和魏府竟然敢做局算计我们。”沈松皱眉:“若说魏家想娶个好媳妇,所以用些手段,这是可以想的通的。但是我想不通安国公府为什么要掺和这个事。”

宋氏心里隐隐约约有猜想了,但是她没法说出来。

清和道:“他们之间肯定有什么利益的交换,这安国公世子夫人还答应了要把魏家姑娘嫁给三皇子。”

“我正想说呢,偷换庚帖的事是不是你做的?”沈松一脸严肃的问清和。他知道清和身边有一个身手不凡的侍女。

“是啊,我也是为了保护自己。”清和没有说是玉兰擅自做主偷换的庚帖。

果然,沈松道:“你知道这个事之后把庚帖偷回来是对的,但是你不该把老太太的生辰八字写在庚帖上,太不像样子了。”

“本来老太太做的事就不像样子,如今,父亲竟然说我做的不像话。”清和委屈道。

“我知道老太太做的太过分了,但是她都六十多岁的老人了,和一个毛头小伙子互换庚帖,要是说出去,老太太得上吊去找老太爷去,说不得在地府老太爷还得骂她糊涂!”

清和被父亲的话逗笑了:“那老太太如今做的糊涂事,老太爷就不会骂她了?”

“你不要和我狡辩这些。”沈松叹了一口气:“你做这些事,是心里有气,我能理解。但是我很难过,我的女儿出了事,不是去找她的父亲解决问题,而是自己想办法。”

清和想说话,宋氏开口道:“想来是孩子孝顺,不愿意你在中间为难,你怎么就不明白呢?”

沈松点点头,对清和说:“你放心吧,你祖母这边我会和她好好说的,以后不会再出现这种事情了。只是若是有事,还是要及时和我说才是。”

清和点头称是,沈松还要再说,就有丫头过来道:“老爷,柳姨娘闹着要去宫里呢。”

沈松叹了一口气:“让她去!”

宋氏一笑:“老爷不如去宽慰一下她,冒冒然进宫若是被皇上黄皇后知道了,莫说咱们沈家会被责罚,就算是贵嫔娘娘也会受连累。”

沈松听了,顺势起身去柳姨娘院里了。

宋氏见他走了,才问清和:“前头还庚帖的事情我知道,今天又是怎么回事?”

清和道:“这个真得问问绿腰姐姐和玉兰姐姐了,都是她们的主意。”

绿腰就在旁边站着,忙过来回话:“回夫人,那天玉兰去摘星楼的时候在,趁着魏夫人下楼把老太太庚帖换了,所以今天我们没有想在无事生非。”

老太太的庚帖被换的事宋氏知道,当时清和就和她说了。她虽觉得不妥,但是既然已经换了,这个事无伤大雅,也没有管。

“没想到这个谢莹莹骄纵跋扈,她母亲又咄咄逼人,所以我们就想着给她点颜色看看。”也就是这世子夫人和魏夫人一看到谢莹莹的庚帖就傻了,不然她们很快就会发现,这庚帖是新写的,墨迹还很新鲜。

“你怎么会有她的生辰八字?”

绿腰得意:“不是我给夫人夸海口,就算您要当今天子的生辰八字,我们也能偷来。”

“阿弥陀佛,那可要不得,会杀头的。”

“回夫人,我们手里有这些官员和家眷的基本情况,这都是我们最日常掌握的东西。如果出任务,随时都能拿出来用。”玉兰忙站出来解释。

宋氏点点头,心道这二人也不容易,以前不知道吃了多少苦呢。又感激她们救了清和,遂笑道:“这个事多亏了两个姑娘出手相救,以后姑娘有什么要求尽管提,只要我能做到的,一定满足二位。”

绿腰笑道:“夫人不必如此客气。我们本身就是黎大人派来保护夫人姑娘的,今天做的都是我们应该做的,就算是提要求,我们也会和黎大人提的。夫人只把我们当成丫头就是。”

宋氏心里知道这二人怕自己对她们太客气了会暴露,忙道:“那我给两个姑娘各两千两的谢礼,还请两位笑纳。自此之后,我不再提此事就罢了。”

二人忙推脱,只道黎卓远自会给她们酬谢。宋氏无奈,只得作罢。

宋氏心里道:“这黎卓远派了这么优秀的两个女子给沈家,岂不是大材小用了。这二女子若是跟着黎卓远干事,不知道能做多少事呢!”

想到这里,宋氏看了看沈清和,见她仍是懵懵懂懂的样子,又想:“难道是我想错了?虽说沈家对黎卓远有恩,但是他也屡屡帮助沈家和沈彦邦,要说报恩也早就报完了。”

“可是要说他惦记清和,看清和无辜的样子又不像!”宋氏猜不透女儿和黎卓远所想,干脆不去想。但是她知道,沈家和安国公府以及魏府的梁子算是结下来了。

等到人都走了,红袖才凑到宋氏跟前道:“夫人,我怎么觉得,这个事是安国公府针对咱们沈家呢?”

“你感觉出来了?”宋氏问道。

“要我说,夫人也不必感激绿腰和玉兰。”

“怎么说?”

红袖一笑:“依我看,这一场闹剧,还不是她们的主子惹出来的!”

“你说什么?!”宋氏惊讶道。她不是惊讶于这件事本身,而是惊讶于连红袖都看出来了。

红袖有些羞涩的点头:“怕是那谢莹莹觊觎黎大人,又觉得黎大人对咱们姑娘有意,所以才会不择手段。所以说到底,还是黎大人惹出来的祸患。”

宋氏点点头:“你说的不无道理。”

“夫人,这黎大人倒是个好人选。放眼整个京里的达官显贵家公子哥,有几个有黎大人这般相貌气度,年纪轻轻有一番事业的?”

“我看你不该叫红袖。”

“夫人的话怎么讲?”

“你应该叫红娘才对。”

红袖不好意思的笑道:“这不过是奴婢的一点小小见解,夫人您不过当个笑话听。”

“那你说,这黎卓远有意,为什么不来提亲呢?”

见宋氏并不反感自己的话,红袖壮着胆子道:“大约这黎大人摸不透咱们家姑娘的心思。”

见宋氏一副认真听的模样,红袖接着道:“咱家姑娘还小呢,想不到这儿女情分上去,但是我这个旁观者能看出来黎大人对姑娘上心。夫人,这儿女婚事都是父母当家做主,若是黎大人来提亲,您可别由着姑娘任性。”

红袖一副要好好把握这个机会的样子逗笑了宋氏:“这个事到此为止,传出去对清和不好,至于清和的亲事,也的确要上心了,她也不小了。”

最主要的是,有安国公府那对不安分的母亲,谁知道她们又会做出什么事!

等想想办法才是,宋氏想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