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春闱结束了。

沈彦离,如今的宋离,没有任何悬念的考了二甲进士。

冯着和李遇前也是毫无悬念的名落孙山。

虽说没有进前三甲,宋谦和宋离都没有觉得不好。

宋离出去游学一年,还能和这些常年伏案,一门心思考试的学子计较高下,已经非常厉害的。

皇上也对宋离很是欣赏,对宋谦道:“太傅如今算是后继有人了。宋离颇有老先生当年的风采,他的文风朕甚是喜欢。”

宋谦倒也不谦虚:“我这孙子比我还强些。我当时可是寒窗苦读读出来的状元,如今他能有如此成绩,我已经很满足的。”

宋氏这几天脸上一直带着喜气洋洋的笑容。

虽说宋离考的二甲进士,却是排到第四名。前三甲都是五六十岁的老书生了,宋离算是其中的佼佼者。

老太太心里不痛快,见宋氏脸上带着笑,不免说话难听:“平日里也没见你这么高兴,今天怎么了,就乐成这个样子了?”

宋氏笑道:“和老太太说个好消息,离哥儿这次考中了进士,咱们家也算是门楣有光。”

老太太沉下脸来。这个宋氏油盐不进。自己能不知道离哥儿考上进士了吗?但是如今离哥儿是宋家的子孙,宋氏笑眯眯的给谁看呢?想到自己在这里敲到宋氏 宋氏却打蛇随棍上,老太太心里就觉得气短。

“那是宋家门楣有光,和咱们家有什么关系?”

“虽说离哥儿如今是宋家的孙子,但是这才过继给宋家几天啊!大家谁不得夸一句,老太太养的好,这孩子才能有出息啊!”

老太太心里憋了一口气出不来,她本来就忌讳自家孙子过继给别人,生怕人家在后面指指点点说自己,这宋氏还把话说到明面上。

“大约是咱们家气运不好,留不住离哥儿这样的好孩子。”李氏在旁边幽幽的来了一句。李氏现在很是低调,平时不大说话,这会儿说话却有些犯冲。

老太太好悬一口气憋过去:“你这话说的是什么意思?”

“老太太,弟妹说的也有道理,如今沈家能让小儿子继承沈家,岂不是乱了纲常,老天爷大约看不过眼了。说句不好听的,要是离哥留在咱们家,还不一定能考上进士呢。”

宋氏本来不愿意说难听的话,但是李氏替自己出头说话惹得老太太不痛快,她得把李氏遮掩住。

果然,听了宋氏话的老太太暴跳如雷,把个李氏的话忘的一干二净:“说的这个话是怪我呢,还是怪侯爷呢?是为了什么?我不也是看着这柳姨娘有一个在宫里做娘娘的姐姐,然后咱们沈家以后能立起来吗?不然立幼子这种事我第一个不同意!”

宋氏依旧笑眯眯的:“若是这子孙撑不起来,靠着裙带关系,那这个沈家就真的完蛋了,老太太您说我说的对不对?”

“你不要给我扯这些,我知道邦哥儿没有继承爵位,你心里不痛快,可是为了这个家着想,你就应该接受。况且当初立爵位的时候你也没说什么,怎么这会儿倒不高兴了?”

宋氏一笑,她当初的确没有反对,但是立幼子的后果老太太应该全盘接受,包括沈彦离被过继。

“老太太和老爷想让谁继承爵位,那就谁继承爵位,我也没有什么可说的。但是咱们家这么多姑娘和哥儿,柳姨娘却惦记着我的嫁妆给西哥儿,属实过分了些。”

宋氏一边说话,一边观察着老太太的态度。老太太自然也知道宋氏是个有钱人,手底下随便漏点钱就够沈家花的。此听到宋师说柳姨娘惦记她的嫁妆,心里也非常的不痛快:“若是他以后再这么说,你就让他来找我,我去扇他的脸。我如今还没死呢,她就把沈家当她家了?”

宋氏心里暗道:就算是你现在死了,我的嫁妆也落不到你们沈家手里。

“老太太按理说西哥,以后是沈家的继承人,作为他的母亲,我这嫁妆是该留给他。但是大房这么几个孩子,哪有都给他的道理?何况你也是知道的,如今我的嫁妆也被倒腾的差不多了。”

上次柳姨娘偷偷清点宋氏的嫁妆,被宋氏反击说柳姨娘偷了她的嫁妆,把嫁妆全转移出了沈府。

想到这里,老太太觉得自己的暴脾气被柳姨娘这个蠢货制服气了。那宋氏的嫁妆是丰厚,在沈家宅子里,什么时候沈家张开嘴,要宋氏总不能说不拿出来。如今,宋氏把嫁妆都移了出去,倘若他说没有了,难道沈家人还能跑去他庄子上核实这嫁妆到底真有假有啊?

想到这里,老太太觉得不能得罪了宋氏这个大金主,忙宽慰宋氏:“以后你的嫁妆自然是这几个孩子平均分的,哪有光给西哥的道理?且放心呢,有我在一日,也断不能让他胡来。”

老太太不说这话还好,一说了这话,在旁边安安静静听着这婆媳两个讨论的李氏心里哂笑不止,不由得嗤笑出声。

她这个姑妈实在是蠢,他说自己活着一日就给宋氏撑场面,一日那意思就是但凡是他没了,宋氏就要任由柳氏这个妾摆布。

果然,还不等老太太冲她发难,宋氏就开口道:“老太太,那若是百年之后您不在了,我可怎么办呀?”

“你放心,西哥儿叫你一声母亲,她再是西哥儿生母,也不过是个妾,哪里就爬到你头上去了?”

老太太说到这里,才算说了一句人话。

宋氏笑道:“一会儿和您老说这么多,不过是讨要这么一句安心的话。”

老太太摆摆手:“你也想的太多了,我原来怎么没发现你心思这么重呢?”

宋氏也不还嘴:“老太太累了吧,您歇着吧,咱们要不先回去?”说着话,冲着李氏使眼色。

李氏刚刚一时冲动说的话很是不得老太太的心,这会儿不把李氏拉走,老太太定然是要骂她的。

“你先回去吧,让他在这里陪我一会儿,我们娘俩再说说话。”老太太不给李氏这个机会,直截了当的拦住了宋氏要带李氏走的想法。

李氏用眼神示意宋氏没有问题:“那大嫂先回去吧,我陪姑妈说说话。”李氏特意强调说是陪姑妈说话,也就是安慰宋氏凭借自己和老太太的亲戚关系,老太太不会太为难自己。

宋氏点点头:“那我先回去了,等把我屋里的事处理一下就过来陪老太太。”

老太太看着李氏:“说起来,老三也没了好几个月了,家里一直乱糟糟的,我都没有顾得上你。”

这就是血缘关系,打断骨头连着筋。要是李氏不是老太太的侄女儿,老太太怕是要骂李氏克夫了。

“但是你也不能如此骄纵,因为我疼你,就说这些不着四六的话让我伤心。”

李氏赔笑道:“老太太,我知道你怨我说这些话,只是我看你这么针对嫂子,不出来说句话不行。”

“我哪里针对她了?”听到李氏这么说,老太太有些不乐意。

“老太太虽说我是妇道人家,出身也只是小户人家,比不过沈家家大业大,可是我有些事情看的很清楚。”

“你知道什么!”

李氏说自己出身低门楣低,深深的刺到了老太太心中最深处的自卑。

倘若当时老侯爷不是为了降低皇上的疑心,怎么会娶老太太这个小户女呢?刚刚嫁入沈家的李老太太觉得自己走了狗屎运,心中很是自傲,觉得自己定人是有什么不凡之处才得了老侯爷的青睐。

随着她对沈家的慢慢了解,心里也看出来老侯爷的无奈。

老太太嘴上倔强不服输,心里却觉得委屈极了:不愿意娶可以不娶,娶回来又一副如丧考妣的样子,做给谁看呢?

虽说心里不服气,但是老太太还是被老侯爷精神折磨了一辈子。

因为皇上的一道旨意,沈松不得不娶宋氏,老太太第一个不满意。

除了她已经把方李氏当成自己的未来儿媳妇这个考量,宋氏的出身让她很是自卑。

所以无论外人怎么对老太太说,宋氏这个儿媳妇做的好,老太太都不能把她看顺眼。

“姑妈,柳姨娘那里靠不住。莫说这五皇子如今还……就算是他那天荣登大宝,也和咱们沈家关系不大!”

“你这话说的,那五皇子和咱家熙哥可是正经的表兄弟。”

“不过是名头上的表兄弟,您看那五皇子可曾给过西哥儿和柳姨娘一个眼神啊?”

因为立幼子的荒唐原因,如今沈家东南的地位已经荡然无存,那沈家就是一个空壳侯府,连沈松也不过在京城做了一个闲职。

沈家对五皇子没有一点儿帮衬作用,五皇子怎么会把沈家看在眼里呢?更何况沈彦西的正经母外家是宋家,他俩这个表兄弟也是攀的名不正言不顺。若是五皇子对沈彦西正眼相看,那也是看在宋谦的份上。

但是这个话李氏不能给老太太说,说了老太太又要气急了。老太太不喜欢宋家,李氏只能在旁处劝说。

“若是五皇子不是真龙,那咱们就算是站错队了!若五皇子他是真龙,那成了龙也不会在咱们这里下雨,相反,柳姨娘和西哥儿是他的一个耻辱。”

选西哥儿继承侯府,本来就是在赌。而站错队这种事,愿赌服输吧。更何况自己家也不算站队,本来就是和五皇子有亲,就算不站队,三皇子也会把自家算到五皇子这一队的。但是听李氏话里有话,老太太问道:“咱家西哥儿这么好的孩子,怎么就成了他的耻辱了?”

“您想想啊,五皇子自小是被贤妃养大的,到现在他还是把贤妃当母妃,对柳贵嫔很是冷淡。”

“到底血浓于水,他和贵嫔不亲热,也是从小不在一块的事。”

“说明五皇子看不上柳贵嫔的出身。”李氏摇摇头,不同意老太太的观点:“柳贵嫔是罪臣侄女入宫做宫女,偶尔得皇上的临幸才有了五皇子,且日后也没有多少恩宠。你想想,有这个出身不但不显赫,还有些丢人的生母,且这个生母于他没有助益,五皇子会选贤妃娘娘也就是理所当然的事了。”

“柳贵嫔都让五皇子不愿意亲近,那咱家这个奴籍出身又在咱家做小的姑妈,会让五皇子愿意亲近吗?”

李氏的分析很是透彻,老太太仿佛被打通了任督二脉,恍然道:“好像有几分道理,你怎么不早说?”

李氏笑道:“我也是这段时间无事,在屋里琢磨出来的。”她也是在丈夫去世之后,想出来这些事情。

“你说的不对!”老太太斩钉截铁道。

“你都能想出来的道理,大老爷不知道吗,他为什么会同意?定然是你想多了。”

“你嫂子也没有说这些。这个事涉及邦哥儿,若是真的如你所说,你大嫂会无动于衷吗?”

李氏哭笑不得。

“你们哪里征求过我大嫂的意见?”

“哪里有这些事啊!你莫要自己吓唬自己,我知道如今你一个人,为免有些孤寂。但是也没有必要胡思乱想。”

李氏摇摇头,她总不能和老太太说,沈柏没死的时候,她也一直一个人吧?

“我前段时间记得你说要过继一个孩子在身边啊,怎么最近不听你提了?”

当时沈柏在的时候,李氏就一直想过继一个族里的孩子养在身边。但是沈柏就是因为生不出儿子才心生执念,一直吃药喝酒,白白糟蹋了身子,最后一命呜呼。所以李氏慢慢想通了,不是自己的东西强求不来。

“还没有选好呢。家境好些的人家,谁愿意把孩子过继过来?家里不好的,也不敢随便往家抱,唉!”dan李氏叹气。她自然不敢和老太太说自己不愿意过继儿子了。这些年她也攒了不少私房钱,准备以后都留给女儿做嫁妆,若是过继了儿子,女儿手里可就空虚了。

但是这个话李氏不能说,老太太心里还惦记给死去的儿子找个香火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