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泡书吧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贵女清和 > 第217章 偷偷见面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如今人已经死了。”绿腰正在和宋氏说着柳姨娘屋里的事。

“死了就好,就算打不死咬人的狗,把她的牙拔掉也是好的。”宋氏点点头,这个洪嬷嬷着实可恶,柳姨娘一半的恶毒主意都是她想出来的。

“当真是清宁做的?”宋氏还是对这个事比较感兴趣。

“是的,我亲眼看到她做手脚的。”

“清宁为什么想要洪嬷嬷死?”他们本应是一体的,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有洪嬷嬷这个军师,柳姨娘很是春风得意,为什么要杀了她?那定然是清宁手里的把柄被洪嬷嬷拿捏住了。

清宁做什么了?宋氏陷入沉思。

“夫人,柳姨娘院里来报说,她屋里的嬷嬷突发疾病死了,来给夫人说一句,处理嬷嬷的身后事。”

“走,咱们去柳氏那里看看。”宋氏心中突然有了一丝恶趣味,想看看柳姨娘这会儿的样子,是不是如丧考妣。

一进柳姨娘的院子,就听到柳姨娘的哭声,周围有人在劝:“姨娘不要哭了,让别人看到不好。”

柳姨娘倒也有几分真心实意在,两个人从教坊司就一处,柳姨娘也一直很依赖洪嬷嬷,有什么事都是她出主意。

“哭什么呢,不许哭,又不是姨娘的哥哥没了,有什么好哭的,晦气!”红袖见柳姨娘呜呜咽咽的哭,宋氏的眉头已经开始皱了,忙骂道。

哭声戛然而止,柳姨娘虽说难受,但是也注意到红袖诅咒自己的哥哥,不禁站起来想骂回去,看到宋氏就站在院子里,忙把到嘴的脏话咽了下去。

“如今老太太年纪大了,家里最忌讳有哭声,姨娘不知道吗?”柳姨娘忙道:“我就是太难过了,没有忍住。”

“有什么忍不住的,不过是一个婆子。我听说洪嬷嬷也没有子女家人,就劳烦柳姨娘多操点心,把嬷嬷发送了事了。”

“是。”柳姨娘这会不敢反驳,宋氏说什么就是什么。

“洪嬷嬷平日里看着身子骨很好,到底是什么病,说没就没了。”宋氏说着,环视了一眼院子,没有看到沈清宁的影子,看来这个小丫头鬼精的很,都不敢露面。

“大约是心疾,都没来得及找大夫。”

.没有听到宋氏说话,柳姨娘抬头看,见宋氏似笑非笑的看着自己,突然想起来,当时自己给宋氏下毒的时候,沈松就是犯得心疾。

“夫人,我……”

“既然是心疾,那就没有办法了,好好给嬷嬷安葬了吧,只是不许哭,不然我饶不了你们。”

众人答应着,送宋氏走了,柳姨娘才意识到,沈清宁还是没有回来。

“清宁丫头呢,跑去哪里了?”问了一圈,没有人知道,柳氏越发有些奇怪,今天是诓骗清芷的日子,怎么好好的清宁偏偏不在。

“四姑娘上午还在呢,大姑娘过来的时候四姑娘出去的。”

这个死丫头,柳姨娘心道:“难道是想摆脱干系,怕清芷这个事牵扯上她?不对啊!”

正想着呢,有人道:“四姑娘回来了!”

清宁进来之后也没有和柳姨娘打招呼,径直往自己的房间去了。

“站住!”

清宁停下脚步:“姨娘怎么了?”

柳姨娘道:“你去做什么了,才回来?”

“我去花园子里了,今天的天气不错,花园里好风光。”清宁心里也很紧张,却偏偏做出一副淡然的样子。

“洪嬷嬷死了。”

“我看到了,赶紧找个地方埋了吧,停在咱们院里不合适。”清宁看了看一个被白布盖住的门板,忙又挪开眼神。

“你从小就是嬷嬷带大的,怎么说话这么冷漠?”柳姨娘已经发现了女儿的不对劲,问道。

“不过一个奴才罢了。”清宁说完就掀开帘子进屋了,留下目瞪口呆的柳姨娘。

在没有人注意的地方,柳姨娘偷偷买了一块地,把洪嬷嬷一埋也就罢了。

五月的天已经有些热了,清和懒洋洋的躲在屋里避暑。

玉兰收到一封信,拿着去找清和:“姑娘,大人送过来一封信,是给您的。”

清和接过来打开,见里面是一张薛涛笺,里面用蝇头小楷写着几行小字。

玉簪端着茶走进来,见清和手里拿着一封精致的笺纸,就笑道:“我是哪家姑娘邀请咱们姑娘出去玩儿啊?”说着就凑过来。

玉兰眼疾手快,一把抓住她:“就说你平日里爱毛毛躁躁的,什么都是你该看的?”

玉簪恍然,忙道:“姑娘别怪我,我以后再也不会了。”

清和一笑,没有说话。

玉兰干脆拉着玉簪出去,随手把门也带上了。

“姐姐,你莫怪我说你,你这样私底下给姑娘和黎大人传递东西,不是成了私相授受了吗?”

玉兰咬牙道:“就你想的多,什么叫私相授受?姑娘和黎大人。那可是正经的未婚夫妻,平日里传递个信件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

玉簪挠挠头:“这种事情说大也大说小也小,如今咱们家里不太平,那边虎视眈眈的盯着咱们,姐姐还是小心为是。”玉簪说着,指了指柳姨娘的院子。

玉兰点点头:“你说的有道理,我知道了,我以后会小心的。”

清和看着信笺上的字:如今正是初夏时节,嫩荷初绽芙蓉笑,小生诚邀沈二姑娘赏花。

清和把信笺翻过来翻过去赏玩了好几遍,看了又看,只是不舍得放下。她知道黎卓远是邀请自己去玩,但是如今定了亲事的小儿女能在各种宴会游玩时见面,已经算是很宽容了,私底下出去玩,几乎是不可行的。

不过清和也想出去玩一玩,干脆起身去找宋氏。

玉兰见清和出门往外走,忙追上去问道:“姑娘做什么去?”

清和笑道:“我去母亲那边。”

玉兰脸一下子就白了。清和的意思她很清楚,是想把这个事告诉宋氏,让宋氏想办法,但是若是宋氏知道是自己帮着黎卓远传递信件,岂不是要发火。

“姑娘,您不能去啊……”

玉簪轻笑,这会儿知道发慌了,原来她也知道这么做不对。

清和对玉兰道:“你不用紧张,我不会把你牵扯进去的。”她倒也不是非得出去见黎卓远一面,只是虽说定了亲事,其实她对黎卓远并不十分了解,所以想通过单独的相处,了解一下他。

清和并非拘谨古板之人,所以并不觉得自己做错了什么。

“你竟然敢把这信送进来,害怕我说给母亲听吗?”

是啊,自己把信递进来,本来就不对,哪里还能要求姑娘替自己瞒着。

“我和母亲坦诚的说出来,并没有什么,母亲也不会觉得黎大人唐突。若是我真的把这封信偷偷的藏起来,反倒成了错,你知道吗?”

清和说完,就出了门。

玉簪走到玉兰跟前道:“姐姐可明白了?”

玉兰有些颓然的坐下来:“是不是姑娘对我有些不满?”

玉簪摇摇头:“姑娘并没有怪姐姐,但是姐姐现在也应该明白,姐姐如今是姑娘的人,应该事事以姑娘为主,哪怕姑娘和黎大人以后是夫妻,姐姐也应该分清楚主次。”

玉兰很认真的看了看玉簪,她一直觉得玉簪是个单纯没有心机的小姑娘,现在才发现,原来玉簪心里很是清楚。

被玉簪提点一番,玉兰心悦诚服:“的确是我的不是,虽说姑娘没有说我,我也能感觉出来姑娘的不悦。”

清和和黎卓远约在一个湖边见面。

这里倒不是野湖,湖边很是有几个乡野风味的馆子。湖里也有几个游船。

一个小小的渔船正在湖面上,湖上没有风,不过是稍微有些荡漾的湖面很是漂亮。船夫也不知道跑到哪里去了,任凭小船在湖面上自己漂来漂去。

黎卓远和沈清和坐在船上,享受着难得静谧的时光。

这是黎卓远第一个靠着清和这么近,近的能看到她白皙的小脸上毛茸茸的容貌。

太阳照过来,那层绒毛衬的清和的小脸金灿灿的。

不等黎卓远再多看一会儿,清和就躲在了船篷里面:“这太阳真的刺眼。”

“夏天么,当然是热的。”

“你看看,好看吗?”黎卓远递给清和一个发簪。

清和有些诧异,接过发簪。

发簪是难得的黄翡,晶莹透手,上面简单雕了一个如意。清和不禁感叹道:“难得黄翡还能如此通透,果然是好东西。”

“我就知道你识货,我找了好久,才找到这块料子,又专门请了一个老师傅给雕的。这块料子实在难得,我和老师傅都舍不得雕的太狠了。”

“这样就很好,我很喜欢。”

“马上就要到你十五岁生日了,到时候行及笄礼的时候,把这个簪子带上,好不好?”黎卓远问。

“好啊,这么漂亮的簪子,自然是要在重要的场合戴的。”

“想不想去那边看一看?”

黎卓远指着湖另一边的山上。

“这是西山,你莫看这山不大,里面可是藏着一个古刹呢。”

“我怎么不知道?”

“因为这个古刹的方丈不大和外头打交道,寺里的香火也不旺盛。走,咱们去看看。”黎卓远说着,指挥在旁边打瞌睡的船夫把船划到对岸去登岸之后,就看到一个羊肠小道往山上走,路上都是凿开的石头路,路上也没有落叶青苔,可见是经常有人打扫的。

二人拾级而上,边闲聊两句。两边都是茂密的树林,在头顶形成一个天然的遮蔽,既不晒,又清凉,两个人很是惬意。

突然,黎卓远顿住脚步,把清和拉到一边。清和吓了一跳,也意识到应该是有人来了,但是看黎卓远的样子,这人应该是他认识的。她忙蹲下身子,躲在草丛中。

又过了一会儿,才听到说话声和脚步声从上面传过来。

她能听出来是两个人的脚步声,两个人边走边说话,说话声音不大,但是也没有故意压低嗓子,可见这里来的人的确不多。

“都处理干净了?”

“放心吧爷,今天晚上那边应该就有动静了,保您没有后顾之忧。”

清和觉得其中一个的声音很耳熟,好像听到过几次,另一个人的声音……有些别扭,像是太监的声音。

“那就好,你给她说,若是她不安分,我要了她的命,休想靠这个威胁我。”

“爷您放心,她不敢,以奴才的意思,不如不给她说。”

脚步一下子顿住了,好像在等着那个人的解释。

“您看看,今天这个事完了,她只当是自己的身子不好,坐不住胎,也不会怀疑有人害她。到时候她只会对您更百依百顺,您哪怕随口许她点什么呢,让她有个念想,她就能乖乖的听您的。到时候您要是用到她,她就会帮您的忙,不必威胁她好。”

“只是这个事我怕她说出去,若是万一传出去,莫说她,我的命怕是也保不住。”

“她不敢说,您放心吧,她乖觉的很。咱家敢说,您这个时候去陪一陪她,哄哄她,再许她怀一个,到时候她就是最好用的刀子。”

“这倒也是,只是到底是我的孩儿……”

“爷,当断不断反受其乱,您以后想要多少个孩子没有,偏偏稀罕这个不能公之于众的孩子吗?”

“有道理,只是劳烦每天帮我给这个可怜的孩子上炷香。”

“放心吧爷。”

脚步声又响起来,只是这次两个人没有再说话。

很快两个人从清和藏身的地方下去,清和透过树丛看了一眼,难怪自己觉得那声音耳熟,原来是五皇子。

清和想问问黎卓远他们说的是什么,却见黎卓远神情凝重,边住了口。

又过了一会儿,确定人走远了,黎卓远才道:“我得回去有事,咱们改天再来吧。”

清和点点头 没有问,但是她觉得这个事和刚刚听到的对话有关系。

晚上回去之后,清和听到一个消息:谢晴的龙胎没有保住,流产了。

清和一下子想到了白天听到的对话,立即明白了是什么意思,难怪黎卓远会是那副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