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散朝之后,皇上单独把黎卓远留了下来。

五皇子见皇上好像单独有事和黎卓远商量,想说些什么,犹豫了一下,还是转身走了。

五皇子这段时间颇受皇上的重用,上朝的时候让他在一边侍立旁听也就算了,很多重要的事情都交给他管理。所以今天皇上单独把黎卓远留下来,让他觉得有些不舒服。

皇上看着屋里的炭盆,叹了口气:“又要过年了。都说过年是团聚的日子,可是天家过年也不得团聚。”

黎卓远笑道:“陛下是想把离宫的太妃接回来?”

皇上摇了摇头:“朕倒是真有些想念太妃了。只是如今经常寒冷,倒不是让太妃回来的好时候。等到开了春,让她老人家回来住一段时间倒好,就怕他老人家不卖我这个面子。”

黎卓远道:“明年端静公主大婚,太妃娘娘定然是要回来的。”

“朕倒是把这个事儿忘了。端静那个孩子纯孝,这些个小辈里面,就她在离宫陪着她老人家住了那么久。端静成亲,倒是一个好机会,让太妃回来看看。”

皇上忽然又转移了话题,问黎卓远道:“朕想让皇弟一家人来京城过年,你觉得怎么样?又好几年未见了,朕有些想他们。铭儿那孩子也许多年未见他爹娘了。”

黎卓远没想到皇上会想让荣亲王一家人进京,这可不是个小事。

“陛下,您怎么会有这个想法的?”

皇上负手站着,看着外头的天色,道:“如今匈奴那边算是暂时镇压住了。大爷不用我这个皇弟跟着操心。”

这就是召唤荣亲王的借口了。

黎卓远郑重道:“若是陛下真的决定这么做,臣这就去布置起来。”

“你不用担心,他暂时不会怎样。”皇上很是淡定,仿佛很笃定荣亲王暂时不会做什么过激之事。

其实这件事情就是一个相互试探的过程。他试探荣亲王,荣亲王也会试探他,就看双方的底线在哪里。

“陛下,还是小心为上。”

“哼,匈奴那边元气大伤,怕是他也元气大伤了,料想他不会此时轻举妄动。”

黎卓远点点头。皇上既然已经决定了,他这个做臣子的自然不会二话,只是让荣亲王进京这个事就是在冒险,他必须安排妥当。

“沈彦邦倒真是个带兵的奇才。”皇上突然转移了话题。

“沈侯爷虽然不精于此,但是故去的老侯爷可是一名悍将,他的孙子也不会过于逊色。”

“你眼光倒是不错,虽说沈家如今不成器,你这大舅哥确实是很有能力。”

皇上一句话说的黎卓远红了脸。

见黎卓远有些尴尬,皇上也不为难他,问道:“这沈彦邦连着打了几场胜仗,也该给他些赏赐才是。你觉得我应该怎么奖励他?”

黎卓远见皇上问自己,也不含糊:“陛下,臣一直和沈大郎关系不错,如今……如今又有了这亲戚关系,您问我,我自然觉得您赏赐他越多越好。”

“对啊,朕怎么没有想到,他现在算是你的大舅哥了。你放心吧,朕委屈了谁也不会委屈他的。他在沈家受的委屈,朕看得清清楚楚。既然他给朕立了大功,朕定然要补偿他。”

“皇上圣明。”

“少拍马屁!”

黎卓远从皇宫里面出来,想把这个好消息分享给沈清和,但是自从上次两个人泛舟之后,清和就不肯出来。

黎卓远能够理解。清和一个姑娘家虽然和自己定了婚约,但是贸然出来被人家发现难免会说闲话。

尤其是沈家,还有柳姨娘这个怪胎,虎视眈眈盯着清和。

想到这里,黎卓远突然想到,既然清和出来不方便,那他可以进去啊。

黎卓远是个行动派,想到就要去做。

他考虑了一下是应该白天进去还是晚上进去,后来他自己否定了晚上进去的想法。他到底是个君子,晚上夜会这种事是做不出来的。

等黎卓远跳到清和的屋顶上时,别人没有发现什么,玉兰已经拒绝到有些不对。

看到猫在屋顶的黎大人,玉兰目瞪口呆:“大人,您这会儿怎么来了?”

“你家姑娘呢?”

“在屋里呢。”

“我想和她说句话。”

“那可不行,我家姑娘说过……”

“你把她带到屋顶上来。”黎卓远打断了玉兰。

清和不是拘泥小节之人,很快就跟着玉兰上来了。

“黎大哥今天不忙吗?”清和笑道。

黎卓远看到清和笑语晏晏的样子,心里就觉得舒坦。

“忙,但是我有一件更重要的事要和你说。”

“什么事啊?这么郑重其事。”

在外面站了这一会儿,清和的鼻子和小脸已经冻红了,衬着雪白的白狐围领,衬得她颜色越发娇艳。

黎卓远忍不住伸手碰了碰沈清和的脸颊。但是他很紧张,碰到之后马上把手缩了回来。

清和没想到他会这么做,先是一愣,而后笑着低下头。

“我来是想告诉你你哥哥这段时间打了好几场胜仗,皇上说要奖励他呢。”

“真的啊?”清和瞪圆了眼睛。她很了解自己的哥哥,虽说看起来不争不抢,但是很要强。若是哥哥真能凭借自己的本事打出一片天地,比争这个残破又鸡肋的爵位强多了。

“当然是真的,我知道你会高兴,所以赶紧过来给你说了。”

清和很懂分寸,没有接着往下问,只是点点头:“我哥哥真了不起。如果是真的有了功勋,那这功勋真的是他自己换来的,一点儿也没有依靠家里。”

“是啊,你哥哥很厉害的。”

黎卓远见清和冻的鼻头越发红了,虽然心里舍不得,但是更舍不得清和在外面冻着,准备再说几句话就走了。

正要张嘴,玉兰又凑了过来:“姑娘,三夫人找你呢,让您去老太太那里一趟。”

清和忙应了,对黎卓远道:“三婶娘轻易不找我,他找我肯定是有什么大事。我不能陪你了,你也赶紧去忙吧。”

黎卓远无奈道:“那我走了。”

“我目送你走。”清和笑道。他这一笑,黎卓远的怨气又消散。

清和就问玉兰出什么事了,玉兰道:“说是李家那个夫人来了,在老太太那里呢。”

清和一听就知道,这夜猫子进宅,无事不来,肯定是冲着清柔来的。

匆匆下了屋顶,清和连衣服都来不及换,就和玉兰一起去了老太太那里。

还没有进屋呢,清和就听到了李母那虚张声势浮夸的声音:“我家小子那个先生都说了,等明年肯定能考上。”

清和差点笑出声来,这考试三年一次,明年李遇前去考什么?

不过这些鬼话用的洪老太太确实刚刚好:“那就很不错了。像遇前这么大的,有几个考出功名的?”

清和清咳一声,走了进来。

李母一看到清和,心里就暗骂一声晦气。

当初帮李真真从家里逃出来的,怕就是这个丫头,中秋晚宴的时候把清柔叫走的也是这个丫头。

“没想到家里有客人。”清和笑嘻嘻道。边说着话,边观察屋里的人。

宋氏妯娌自然在,姑娘们只有清柔在这。

“还不见过你舅妈?”老太太道。清和这才行礼,又问道:“李家夫人怎么来的?”却不肯称呼舅母。

老太太不高兴,想要说什么,又闭了嘴。断亲的事可是她决定的。

李母虽然被清和打断了,但是这并没有影响她发挥,接着夸耀起来:“她姐姐怕他累,不让他读书读到这么晚,他也不听。”

清和观察了一下,这里面认真听李某吹牛的,除了老太太就是沈清柔。

千防万防,到底没有防住啊!

“说起来,遇前还和几个姑娘见过呢!”

“哦,什么时候的事?”

“……正好遇前过来了,就帮着清柔把东西抢回来了。后来他回去之后给我说,他看到的那几个姑娘有点眼熟,我还笑话他呢。后来他说他想起来了,是贵府的几个姑娘。”

李母的话漏洞百出,老太太偏偏听的津津有味,还转头问李氏:“怎么没听你们没提及过?”

“出了这种事儿能及时处理也就罢了,给您说了不是怕您担心吗?”李氏无奈。

“不说我更担心!”

李氏说了这么多,也没有说到主题。但是清和知道,这一老一小都动心了。

清柔涉世未深,动心可以理解,老太太都这么大年纪了,让人家哄的一愣一愣的:“孩子定了亲事没有?”

“没呢,那孩子心高,一般姑娘入不了他的眼。”

清和正在喝茶,听到李母说这个话,差点把水喷出来。

宋氏看到女儿差点出丑,狠狠的掐了她一把,疼的清和眼睛里都泛出来泪花。

清柔听到李某说他儿子的眼光高,不由的有些黯然。

老太太笑道:“眼光高点好啊,总比找的姑娘不合心意,拿不出手强吧。”

老太太这句话说的妙,李母直接说不出话来了。

老太太并不知道李遇前做的荒唐事,所以并没有觉得自己说的话哪里不妥。但是李母是有心病的,听到这个话脸色就不好看了。

这会儿李氏也有点忍不住了,开口道:“到底是老太太年纪大了,经历的多,想的也比咱们深。”

李母觉得自家小姑子说的话有点阴阳怪气,但是也没有当回事:“说起来你的两个姑娘也到了定亲的时候了,我看轻柔丫头都到了成亲的年纪了,你也得好好替姑娘们考虑。这男人还好,娶媳妇儿嘛,好不好的都能过。女儿家就不一样了。男怕入错行,女怕嫁错郎。”

“嫂子说的是呢,所以我家清柔的婚事,我得好好给她把关。孩子知道什么好啊歹啊的。”

“哎哟!”老太太一拍大腿:“这不就是现成的婚事吗?”

清柔脸一红,起身出去了。

老太太看了看清和,示意她也出去,清河直接装傻,转头避开了老太太的示意。

老太太气的不行,直接开口道:“清和丫头,你去找你三妹妹玩儿去。”

“我不去了,我要陪着母亲。”清和拽住宋氏的胳膊,撒起娇来。

“都多大了,还和孩子似的!”宋氏嗔怪道,却没有开口说让清和离开,而且话里话外的意思是清和已经大了,不用回避。

老太太只能无视清和:“说起来,两家的孩子都没有订亲事,年龄又相仿……”

“可不是呢,我怎么没有想到!”李母就等着老太太先开口呢。他还不了解老太太的德性,如今李蓁蓁嫁给了三皇子,老太太恨不得把这个断的亲续上。

李氏脸色铁青,脸上的不满已经控制不住了。

“可是清柔妹妹不是和……”清和话没有说完又闭了嘴,好像意识到自己说错话似的。

“你是帮三丫头寻摸亲事了?”老太太问李氏。

寻摸什么了,这都是清和编的瞎话。但是清河已经把话递出来了,自己必须顺着她的话往下编:“是陈夫人家的一个内侄儿,说好了过几天去相看呢。”

老太太点点头,又仔细细的问了那个人的情况。

李氏只能硬着头皮接着编,把那个人夸的天花乱坠。老太太听的眼睛一亮:“听你这么说,这个孩子不错呀。”

“还没见到呢,谁知道到底怎么样?”

“到时候我陪着弟妹过去,帮着弟妹参谋参谋。”宋氏笑道。

妯娌两个你一句我一句,李氏辛辛苦苦扯开的话题就这么被岔开了。

老太太也就顺着话往下说,早已经忘了自己刚才说的两个孩子般配云云。

李母几次试图想把话题扯回来,都没有成功,眼看天色已晚,只能先告辞回家。

送走了李母,李氏长舒了一口气:“还是清和脑子转的快,有办法。我刚才都想就是拼着得罪老太太,得罪三皇子妃,我也要把这个事儿拦下来。”

宋氏道:“别担心,咱们赶紧给三丫头找个好归宿定下来,别让她钻了空子。”

清和却自己喃喃道:“三妹妹怕是要恨死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