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秦高官安市,童城县,董家村。

一户姓董的人家里。

老董正在为钱犯愁。

他家二儿子董雨辉不负众望,超一本线,成为了他们家族的第一位准大学生。

这使得老董干农活都更加起劲了,腰也不疼了,腿也不酸了,一口气割完两亩地麦子也不喘了。

村里的人们听说了董家老二的成绩超过了一本线,心里并没有什么波澜。

繁重的农活已经压弯了他们的背脊,这些麻木的人们,早早地生活低了头。

他们的世界只有三件事,那就是吃饭,睡觉,干活。

因此,当他们听说老董家二儿子的董雨辉的高考分数出来了,而且还是什么超一本线,并没有太多反应,因为大部分人并不知道什么意味着超一本线,他们只会想,考过就考过了嘛,去读书就是了,村里出了个文化人也不赖。

烈日炎炎的夏天,董雨辉十分懂事地帮着爹妈分担着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爹妈出去种田,他就带着弟弟妹妹,顺手把家务活干了,洗洗衣服,快到了饭点,他撸起袖子麻利地做好饭,等着爹妈回来。

忙完了这些,董雨辉要提出帮爹妈一起去收麦子。

老董心疼地望着懂事的儿子,拒绝道:“雨辉啊,我知道你心疼爹妈,但是你是一个文化人,这些事情你不要做,你只要好好读书,走出去就好。”

老董虽然没什么文化,但是他却知道教育的重要性。

尽管家境不太好,但是这种和谐有爱的氛围,温暖了懂事的董雨辉,使他顺利成长为一个人格健康,情绪稳定的人。

从网吧查完分数回来后,董雨辉的开心仅仅维持了几秒,剩下的是学费该怎么办?

就目前的经济状况而言,他们家无论是上哪个学校,都是承受不起的。

前几年董雨辉的母亲,身体不太好,做了个手术,导致这个本就贫寒的家,更加雪上加霜。

董雨辉心里很清楚,家里的条件。

现在的问题是,学费从哪来?这个问题严重地困扰到董雨辉。

老董也是如此。

当儿子站在面前,给自己普及了半天,超一本的概念后,老董才听懂了个大概。

他的理解是,自家儿子简直文曲星转世差不多,考的分数够上国内顶尖的大学了。

老董听儿子那么说很开心,也很自豪,满是皱纹的脸咧嘴笑了。

笑完之后,他问道:“儿砸,上一年大学要多少钱?”

“暂时不清楚,估计有点贵。”

“你想读哪个学校?”

“青华大学。”

听说学费有点贵,握着镰刀的老董瞬间皱起了眉头。

“不行,额们必须打听清楚了,就算是砸锅卖铁,额也供你读书!”说罢,老董擦了擦汗,扔下镰刀,走到树荫下,拧开水瓶吨吨吨炫了大半瓶水,润了润嗓子。

颤颤巍巍地掏出他的老式手机,拨打给城里的亲戚道:“喂,诶,老表啊,额是老董。”

“是这样啊,额家董雨辉高考分数出来了,超一本线!”

“你闯荡大城市的人,想向你请教,打听下,青蛙大学多少钱一年啊?”

“爹啊,不是青蛙大学,是青华大学。”董雨辉纠正道。

“对对对,额说错咧,是青华大学!多少一年你知道不?”

“什么?!”本来还老怀安慰的老董瞬间笑不起来了,笑容瞬间凝固。

“好好好,谢谢咧。”

“爹,表叔怎么说的?”董雨辉着急地问道。

老董神色凝重地颤颤巍巍地举起手,缓缓开张,五个手指。

“五千一年?”

老董无力地点了点头。

五千块对于他们家来说,不是一笔小开支了。

董雨辉的母亲手术后还在恢复期,没有劳动力,全家都靠老董一个人种田谋生。

还拉扯着四个孩子,大姐董雨婷,老二董雨辉,老三董雨华,老四董雨玲。

可谓是压力山大,本身家里就因为给孩子他妈看病而债台高筑。

实在是拿不出五千来。

一个晚上,老董愁白了头。

次日,他带着董雨辉坐车来到长安市,家里的好些亲戚都在长安市发展的不错,他打算为了孩子挨家挨户地去借,就算砸锅卖铁,再难也要供出一个大学生来!

自己已经受够了没有文化的苦,这辈子也就这样了,这辈子只能种田,也只会种田,难道孩子们也要继承自己的贫穷,延续自己这样的命运吗?不!!!

坐着破旧的城乡巴士,父子俩来到长安市,在炎热的公交站台等着前往董雨辉他大舅家的9路车。

由于大舅家比较偏,父子俩因为舍不得打的士,在烈日炎炎的午后足足走了半小时才到。

听闻是来借钱的,大舅的瞬间脸色黑的像锅底,沉吟片刻后道:“我家也很困难,要不就先拿一千吧?就当我喝董雨辉的升学喜酒了。”

千辛万苦,才借到一千块,走出大舅家,董雨辉有些灰心。

老董安慰道:“太好了,借到一千块了,还差四千,你就可以上学咧!”

父子俩就这样,挨家挨户,把长安城里的亲戚们借了个遍,也才借到2500,离学费还差一半。

而且要读书,不光只有学费,还有生活费,路费没解决。

董雨辉更加灰心,有一瞬间他都想放弃了,他垂头丧气道:“爹,要不还是不读了吧。”

“说甚么胡话!你可是难得一见的天才!戏本子里的文曲星!”

“不要慌,额再想想办法。”

傍晚,为了省钱,借无可借的父子俩买了几个馍,就着白开水干了一顿简单的饭,搭上城乡巴士回家了。

一家人见到父子俩,连忙关切地问道:“怎么样咧?借到钱没?”

“别提咧,世道艰难,亲戚们都不容易...”老董有些黯然神伤,知道亲戚们都难。

“只借到了一半.....”

“那学费咋办?”董宇辉母亲关切地问道,这关系到儿子的前程。

“愁死个人哟。”

“爹,我想好了,我不读青华大学了,青华的学费太贵。”

“我看看哪家学费便宜我就读哪家。”董雨辉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