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薛平站立而起,声音郑重,命令道:“命令孔有德带领新军两万,再加上原登莱军两万,共计四万大军,攻占兖州城,然后顺运河南下,一举占领徐州城!”

孔有德听到这个命令后,不禁皱起了眉头,似乎想要说些什么,但最终还是忍住了没开口。

他之前担任过登莱总兵,对于东山省各个城府的实力可谓是了如指掌。

相比于陇南府而言,这兖州府可要棘手得多;而徐州则更是运河的交通枢纽,有着河道衙门镇守,无疑也是一块难啃的硬骨头。

仅凭他一个人的力量,恐怕很难完成这个艰巨的任务……

薛平似乎看出了他的顾虑,瞥了他一眼说道:“你不必担心,到时候,六朱衣前辈将会亲自出马协助你,有他在,自然不成问题。”

孔有德听闻此言,猛地抬起头来,眼神中流露出一丝难以掩饰的激动之情。那位能够逆袭斩杀大宗师级别的道门高手竟然愿意出手相助,那还有什么好犹豫的呢?如此一来,这场战役的胜算便大大增加了。

“末将遵命!”孔有德连忙抱拳领命,声音铿锵有力。

“宁与我听令!本将军命你率领新军两万,攻占淮安府!此战只许胜不许败,不得有误!”

“属下遵命!定当不辱使命!”宁与我抱拳。

接着,薛平继续下令:“段瑶,本将军命你带领一万精兵,前出临淄,牵制住济南的敌军。若明廷派出大批军队来攻,你们可以退守陇南府,以保存实力。”

“谨遵府主之命!”段瑶高声应道,表示一定会完成任务。

就在这个时候,站在一旁的君海棠却是秀眉紧蹙,终于还是忍不住开口问道:“你竟然派段瑶前去牵制明君,难道说你打算亲自出征不成?”

薛平嘴角微扬,似笑非笑地扫视了一眼在场的众人,然后才慢慢地点了点头,沉声道:“正所谓‘不动则已,动则侵掠如火’!这次的行动,本府主将会亲自率领五千山寨中的老兵,从水路直接杀向扬州府。”

“什么?!”众人闻言皆是大惊失色,满脸都是难以置信的表情。

要知道,如果说之前对兖州、淮安以及徐州等地发动攻击只是小打小闹而已,那么攻打扬州府就完全不同了。毕竟扬州府已经是江南腹地,距离南京已经很近了。如果只是兖州,徐州这些地方被攻击,朝廷里的那些世家大族们或许还会因为一些利益纠纷而争论不休一阵子。但若是真的让他们失去了扬州府这块重要的地盘,那后果简直不堪设想。

可以想象得到,朝廷绝对不会坐视南京被攻占。否则的话,朝廷的威信将会在瞬间土崩瓦解。到那时,整个国家都有可能陷入混乱之中。

“府主,要不我们还是先缓一缓吧。等我们把东山省彻底经营好之后再做其他打算也不迟。”有人忧心忡忡地说道。

“是啊,确实不应该过度刺激朝廷啊!”

“对啊,没错,如果真的要攻打扬州城,那就等同于将朝廷直接逼到了悬崖峭壁之上!咱们又何必冒险去做那火中取栗之事呢!”

薛平默默地注视着在场的众多高层们议论纷纷,心中不禁暗自叹息。其实,他并不想采取如此激进的行动,但根据他的推算估计,徐州、淮安等府所蕴含的气运实在太过稀少,根本不足以支撑自己快速实现突破。

倘若在此刻,那些顶尖级别的世家大族突然派出他们所拥有的绝世大宗师,那么自己恐怕难以保住这片辛苦打拼下来的基业。

所以,最为理想的方法无疑是赶在对手有所察觉之前,竭尽所能地完成突破。

即便最终无法成功突破至一品境界,起码也要达到二品后期的层次。只有这样,再结合军队阵势以及七箭射日之法,才有可能与那些无上大宗师相抗衡。

从过去历史来看,这些世家大族一贯的作风便是如此。只要自身实力能够对他们生命构成威胁,那些所谓的一品高手必然会毫不犹豫地退缩回去。他们绝对不会为了大明王朝和自己而拼命。

毕竟这些家伙,还等着这大明江山崩溃,瓜分最后的饕餮盛宴,妄想以王朝气运突破先天诸道,再活五百年呢!

又怎么会为了注定倒下的王朝拼命呢!

薛平看着众人争论不休,忽然间轻咳一声,声音虽然不大,但却让在场所有人都安静下来。

他环顾四周,眼神坚定地说道:“我心意已决,此事不容更改。况且,我们并非孤立无援。海棠!”

随着他的话音落下,只见坐在一旁的君海棠点了点头,随即站起身来。

她神色从容,目光冷静地看向众人,缓缓开口说道:“通过白莲教的情报渠道得知,大顺、大西以及大清已然达成临时同盟协议,最晚在半个月内,他们将会同时对大明展开攻势。而此次,朝廷已经严命各大世家必须派出宗师协防。”

薛平紧接着补充道:“这意味着,扣除战前所需的各项筹备工作,我们几乎与这三方势力同步发起此次南征战役。而在这期间,朝廷和世家大族大多数宗师强者都将和那三大势力高手对峙,朝廷精锐也将被迫陷入全面防御的困境,首尾难以兼顾。届时,我们将要面对的敌人,仅仅只是少数宗师和江南地区那些战力薄弱的卫所农民军罢了。此役,我三府大军必胜!”

众人听闻此言,皆是眼中闪过一丝兴奋的光芒,异口同声地高呼道:“必胜!”一时间,激昂的气氛弥漫整个厅堂,仿佛胜利就在眼前。

战略既然已定下来,那三府便立即开始了紧张的军事动员行动。无数的粮草、军械以及兵员如潮水般涌向了陇南府的南部地区。一时之间,整个兖州府都笼罩在一片紧张的气氛之中,人人自危。

兖州知府更是惊恐万分,一日之内竟然连奏三次,发疯似地向济南府和帝都请求支援。然而,他只顾着担忧自身安危,却浑然不知东山巡抚朱大典也正陷入自顾不暇的困境。

此时此刻,飞龙寨的五千精锐士兵已进驻临淄,并呈现出向西进军济南的迹象。这一举动让朱大典大为震惊,他急忙收缩济南各地的驻军,集中全部力量严守济南城。

不仅如此,就在数日前,满清大军再度绕道蒙古并破关而入,成功包围了遵化。崇祯皇帝闻讯后再次下达圣旨,号令天下诸侯入京勤王。而相距不远的东山省自然成为了首当其冲之地。

面对如此艰难的局面,朱大典感到如同吃下了一百颗苦瓜一般,苦不堪言,甚至已经分不清苦味到底是什么滋味了!

东山地区哪里还有什么勤王兵马啊!如今连自保都是个大问题!

可是皇帝和内阁都下达了旨意,即使再困难也得去想办法。

到最后实在没得选了,只能精挑细选一番,勉强选出五千名精锐士兵,然后派四品总兵刘泽清带领他们入京勤王。

至于兖州嘛,那就只能听天由命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