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太后这一去,众人自然忙碌起来。

谁也没空去留意其他的太妃们。

所以紧接着八月初三,雅利奇跪灵时候听喻忠海急着来报说荣太妃不好了的时候,整个人都懵了。

急急忙忙赶去了荣太妃宫里,太医跪了一地,荣太妃已经不成了。

“怎么回事还不赶紧的宣三福晋和三伯,赶紧传话,内务府有没有准备宗人府的人呢”

众人忙去忙起来。

太医来报,才说荣太妃是痰迷了嗓子,太晚了救不了。

果然,三爷和三福晋还没赶来,荣太妃就咽了气。

这位好歹是先帝爷的嫔妃,又有三爷和嫁到蒙古的三公主,怎么都不能草率。

最后还是太贵妃提议“荣姐姐这一去,也是全了与太后的一番情谊,不如一处停灵吧。”

太后去了之后自然要回宫的,如今就停在慈宁宫,雅利奇听罢也觉得可行。

到时候出殡,一个葬在妃陵,一个送入皇陵就是了。

这样一来,也是抬举了三爷,毕竟一个太妃去世,本不该停那么久。

雅利奇赶紧叫人跟四爷说了,四爷顺带下了旨意,追封了荣太妃为太贵妃。

又给了一串谥号。

就在宫里忙着太后的身后事的时候,西北终于传来了捷报,大破敌军西北已经被扫平了。

这两年,十四爷实在是立功不少,已经从先锋成了大将军。

只是,他这边捷报才出,就收到了京城里太后过世的消息。

星夜兼程回京,也终究只能赶上给太后送最后一程了。

送走了太后,已然再度入秋。

十四爷跪在四爷跟前痛哭过一场之后,回府就病了。

他是一路赶着累的,又在战场上受了点伤,双重打击之下,也难免支撑不住。

可就在送走太后的那一天夜里,四爷也病倒了。

一开始只是发热,可次日起更加严重,人都抽搐起来。

雅利奇吓坏了,衣不解带的照顾。

四爷也是因为太后这病,一直心里就有疙瘩,接着劳心着西北战事,又因为太后这一走,跪了一个多月。

吃不好睡不好,撑不住了。

不怎么生病的人,忽然生病,那是真的很可怕。

四爷将朝政全部丢给大臣,叫太子旁听,三爷,九爷协助。

雅利奇也罢宫务都丢给了兰妃和纯妃,做主将四爷再度带回圆明园。

“今年冬天就这过吧,我不放心你。”

四爷由着她安排。

四爷这一个多月瘦的脱了形。简直看着都可怕。

如今是上午烧了下午烧,这一波还没降下去,下一波就又来了。

一点胃口都没有,睡觉也不踏实。

雅利奇几乎是衣不解带的照顾着。自己也憔悴的不像话了。

几日后,三格格看不过去了。

坚决的把雅利奇赶去休息“白日里我照顾皇阿玛,晚上您来您要是不听。我就叫哥哥弟弟们来照顾。”

四爷笑了笑“就听团团的。”

雅利奇不放心,三格格叉腰“万事有奴才,我就陪着。额娘赶紧歇着去难不成女儿没用我已经给二姐说了,明儿她也进来,我们换着照看额娘赶紧歇着”

雅利奇只好听话,她自己也确实有点撑不住。

四爷这病是严重,但是有雅利奇和两个女儿精心看顾着,也渐渐的平稳下来了。

加上皇子们每天都要来瞧,不见也来。

太子每天都要絮叨几句,比如皇阿玛您快点好,儿子什么都不会怎么办啊。

皇阿玛您不教导儿子儿子做不好太子的。

每天念叨,四爷想一直躺着也不成。

还跟雅利奇抱怨“这孩子就是随你,话多。”

雅利奇

要不是看你是个病人我就打你了

我话多我真是

“你还不服气朕平时有这么多话”四爷哼道。

始终没开口的雅利奇

我真是委屈您了哈

四爷继续“好好好,话多也是好的,朕又不嫌弃你。话多亲近。”

依旧没开口的雅利奇

半晌四爷见她不说话又问“怎么不说话,真生气了”

雅利奇把粥放下,看四爷“我话多,我难受。”

四爷哈哈哈

“乖,不难受,朕喜欢你话多。特别喜欢。”

雅利奇叹口气重新端起碗“张嘴”

快把这张嘴占上吧,真是烦死个人啊

四爷一副宠溺的眼神,一边吃粥一边用眼神传达一句话朕都由着你还不行吗你这个小妖精。

雅利奇真是忍住没把粥扣四爷头上。

她想过些年她到了更年期,四爷还这么絮叨

打皇帝会不会被砍头

四爷吃完了粥,雅利奇又给他喝水,四爷最后叹气“朕不说话了。嫌弃朕。”

说的可怜兮兮的。

“所以,皇上要记得,话多的是你,但我并不嫌弃你。”雅利奇吧唧了四爷一口侧脸“胖了一点了,今日没烧了。就快好了。”

四爷这就是累的狠了,加上伤心,免疫力底下,所以高烧退不了。

又引起肠胃炎,只要慢慢退了烧,肠胃炎养着就是了。

四爷哼了一下,他如今病着,也是学会撒娇了。

男人嘛,也有脆弱时候。

何况,两个人多少年了,四爷也没有什么不好意思了。

雅利奇挨着他“别多想了,养着吧。青雀儿是怕你病不好。也是我给他小时候讲故事的后果。”

四爷好奇“说了什么”

雅利奇又吧唧了四爷一口“好孩子不能乱打听。”

四爷皱眉“朕不是孩子。”

雅利奇严肃“好皇帝更不能乱打听了。”

四爷无语了。

雅利奇笑了笑起身去叫人收拾碗筷。

其实,她是跟孩子们讲过一个穷人富人的故事。

一样得了病,富人家里都劝他说你慢慢养着,别担心,我们在呢。富人渐渐的病入膏肓,就去世了。

穷人家的孩子就每天愁,跟穷人说地里活我也干不完,家里事我也做不完,你的好起来啊。

然后穷人也着急家里这么多事,哪里敢放心,真的就好起来了。

她当年讲不过是个故事,可青雀儿记住了。

、事实上,这个故事也不一定对,无非是说一种信念。